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名人傳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他們從來不想別人傾訴他們的苦痛,事實上,他們的苦痛卻是別人無法想象的,他們堅信只要他們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斷,不因哀苦一味沉淪,那麼就定能沖破肉身的束縛,向生活的崇高境界邁進,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名人傳記讀后感800字,請您閱讀。
名人傳記讀后感800字1我這人生來缺乏自信,只要一件事做不好,就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每當大人們舉出一些知名人士的例子來教育我時,我總認為他們生來就聰明,就具有當科學家的天賦。為此,媽媽給我買了本《世界名人傳記精萃》,叫我好好讀讀,這可真是一本讓人大開眼界的書啊!
這本書里記載著眾多聞名世界的科學家、教育家、評論家及蜚聲世界的電影明星、體壇名將等人物的故事。有曾創(chuàng)造最重要的國際人造語言——世界語的柴門霍夫;有被稱為無與倫比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有16歲就成為有能力的化學家,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語言的諾貝爾……簡直不勝枚舉,最使我感動的是安徒生的故事。
安徒生是舉世聞名的童話大師。他家境清貧,當鞋匠的爸爸在他小時候就去世了,媽媽是個貧苦的洗衣婦,每天要洗堆積如山的衣服。安徒生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青少年時期靠艱苦的自學,后來在別人的幫助下上了中學。就在這樣困苦的條件下,他卻寫出了被譯成多國文字的作品。這艱苦的條件與卓越的成就所形成鮮明對比,不正表明了他的精神之所在嗎?
想想我自己,家庭環(huán)境非常好:父母都有文化;學習環(huán)境也非常好:在市里的重點中學讀書,有好的學校、老師、同學、校風。按說這已經(jīng)是不錯的環(huán)境了,為什么還對自己將來的發(fā)展缺乏信心呢?我想主要是因為自己從小怕苦、依賴性強,缺乏堅韌不拔的精神??磥?,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人才的成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要靠自己。對是不是沒有人鋪平道路就成不了英雄這個問題,這本書給我的回答是“不是這樣的。”美國黑奴的偉大解放者林肯就是一位在“荒野中長大的孩子”,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童年都是在貧困中度過的。
這是否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人在事業(yè)上的成功與失敗,不僅僅取決于智力因素和環(huán)境條件,他的毅力、決心和興趣愛好,也是制約成功、失敗的重要原因呢?
現(xiàn)在,我知道了應該培養(yǎng)自己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謙虛、謹慎,既胸懷大志,又踏踏實實地優(yōu)良品質(zhì)。
這本書擴大了我的視野,使我深刻領會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真是受益匪淺啊!
這真是一本能幫我長大的好書,我要用它來鞭策自己前進!
名人傳記讀后感800字2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讀后感于想開發(fā)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著,又拜海頓為師。后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嘗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nèi)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y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后的歲月里,性格過于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關節(jié)炎、黃熱病、結(jié)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么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yī)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也許現(xiàn)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p>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并戰(zhàn)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名人傳記讀后感800字3書,是春天的甘露,滋潤心靈成長;是一泓清泉,洗盡靈魂的塵埃;是人生路上奮勇向前的動力。我讀沙漠,讀出了它坦蕩豪放的胸懷;我讀太陽,讀出了它普照萬物的無私;我讀春雨,讀出了它潤物無聲的柔情;我讀大海,讀出了它氣勢磅礴的豪情。善讀之人,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寬,才能找準人生的方向。讀《名人傳》,那一道精神之光溫暖了我的心靈,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給了我人生的方向。
“我愿證明,誰若行為高尚、善良,必同樣能承受苦難。”這是出自貝多芬之口,他用一生證明了這話是對的。童年時期備嘗辛酸,慈母過早離世,酗酒的父親每天對他只有責備打罵。他用自己高尚的行為與善良,戰(zhàn)勝了苦難,不久他進入了維也納,他的人生開始步入輝煌。然而幸運之神卻并沒有眷顧他,苦難依然糾纏著他。他并沒有屈服,而是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雖然雙耳失聰,卻仍就堅持作曲,留下了不朽的《歡樂頌》。貝多芬,一生被鎖在痛苦的懸崖上,這個世界未曾給過他一點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獻給世界!他在我的生命中注入了頑強拼搏的動力,不向苦難低頭的信心讓我擁有了堅強的意志。
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天才,這股創(chuàng)造的力量驅(qū)使這位雕塑家不斷的行動并走向成功。但他也是一個憂郁、怯弱的人,拒絕成喜愛自虐。作為雕塑家,它是雄居首位無可匹敵的絕對天才。作為一個人,他又是極其軟弱、卑怯,甚至有某些道德缺陷,對權(quán)貴的屈服,對戰(zhàn)爭的恐懼,對朋友的死袖手不顧……這些弱點就是他心中的魔鬼,他的一生都是與這魔鬼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的過程中進行的,結(jié)局是失敗還是成功這并不重要,生命是源源不斷、澎湃激蕩的洪流,英雄本色正是在巨浪向著掩飾一次又一次的撞擊中呈現(xiàn)出來的。在不斷的自我肯定否定中,米開朗琪羅將自己刻成了一個棱角分明的英雄。1882年參加人口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瘡痍滿目的社會現(xiàn)實后他十分震驚。激發(fā)了他的同情心。他決心放棄可恥的貴族生活,向簡單、樸實的農(nóng)民生活回歸。為受苦的人們呼吁。他面對整個貴族上流社會,被開除教籍,他并沒有向權(quán)貴教會低頭,他鄙視那些宗教儀式、痛斥教徒??v觀托爾斯泰的一生,幾乎無一時一刻不“斗爭”。
名人傳記讀后感800字4名人是怎么成名的呢?名人與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名人的偉大之處又在哪里呢?抱著這一系列問題,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清清楚楚地出現(xiàn)在這本書中??赐赀@本書,我陷入深思,書中三位名人巨人般的形象出現(xiàn)在我的腦中,可望而不可及,我現(xiàn)在才領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貝多芬伴著失聰?shù)碾p耳譜寫了千百名曲;米開朗琪羅在6歲喪母的`悲痛下雕琢百千佳作,終逝世于工作室中;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的烈火終釋放滿心怒火。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譜寫了歷史,為世人所銘記。在藝術(shù)的領域上,他們代表一切。貝多芬的交響曲、米開朗琪羅的雕像以及托爾斯泰的小說都是響徹世界的無價作品。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有天賦,加上與困難作斗爭的勇氣和不懈的努力,獲得成功是必然的。貝多芬的一生都是痛苦的,童年的可憐,生活給他帶來的不幸,加上愛情的挫折,貝多芬?guī)缀醣罎ⅲ咸煲惶斓目鞓范疾辉o予他,但他不屈服與命運,相信能改變命運,超越命運,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一首首震撼人心的交響曲,他身上有股不屈的狂野的力量,不屈于任何困難,他自由,他放肆,貝多芬這個名字將永遠刻在世人的心中。米開朗琪羅有用不完的精力,日日夜夜地工作,只用極少的的面包和酒支撐生命,不斷地勞動,這忘我的工作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托爾斯泰對下層人民的同情使他拋棄富貴的生活值得我們深思。比起他們的生活,看看我的生活,我感到無比得慚愧……
我既沒有他們?nèi)说奶熨x,米開朗琪羅的精力,也沒有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知難而退的精神,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我學習的環(huán)境是多么得完美,我身體也無任何缺陷,但我學習起來力不從心,懶懶散散,沒有探究精神,馬馬虎虎得過且過,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不懂何叫努力,只知道服從于命運。這一切缺點都使我在這三位巨人面前無地自容,這三位名人教給我了奮斗、拼搏,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我怎能辜負這良好的學習條件和許多人對我的期望?我決定,一切從新開始,超越夢想,超越自我,努力,奮斗,拼搏,知難而進,不屈服于困難,為祖國打造燦爛的明天。
《名人傳》使我受益匪淺,我會永遠把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這三位名人當作我前進的榜樣,激勵我學習。這三位巨人將在我心中保留不朽的地位,永遠是所有人前進的指路燈!
名人傳記讀后感800字5在一個冬日的午后,偶然間捧起了這本書,然后就戀上了那慷慨的情懷和羅曼?羅蘭那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
《名人傳》講述了三位世人皆知的藝術(shù)家的一生。患有耳疾的天才音樂家貝多芬,崇尚唯美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開創(chuàng)文學里程碑的作家托爾斯泰,三者都有常人難以想象的經(jīng)歷,正因為如此,造就了他們不平凡的一生,使他們注定要成為與世人不同的生存者。
羅曼?羅蘭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他可以寫下詩一般的文字,也可以當一個很好的記述者。他用最真誠的筆觸書寫了一段傳奇,譜寫出一曲偉大的英雄贊歌!
在《名人傳》中,我最欣賞米開朗琪羅,卻又最憐憫他。米開朗琪羅是文藝復興杰出的代表,擁有極高的藝術(shù)天賦,世人都以為他一生輝煌,實則卻艱辛無比。他不承認自己是畫家,把自己稱為雕塑家,但也確實,他的確是用雙手構(gòu)建起最真的美麗,不為世俗所玷污的純潔,在那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品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可憐的是天才總會令人有所嘆惜,米開郎琪羅擁有自己的個性,特立獨行著,換句話說,他是個異類,他不喜歡與人合作,因為那些人的做法令他無法忍受。當都皇命令他給壁畫上的人物“穿”上衣服時,他也只能無奈??傊c他生存的社會無法相融,他猶如圣潔的花朵,出於泥而不染,他有與常人不同的生死觀,他認為“一個人一出生就死去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可以不用承受世間的痛苦”。因此,在他的侄兒大費周章舉行新生兒的慶典的時候,他立即寫信呵斥侄兒,而在侄兒的新生兒剛出生就夭折的時候?qū)懶抛YR。這令常人難以理解,米開朗琪簡直是個瘋子!一定會有人這樣認為?;蛟S是太多的磨難與壓力令他無法對生活熱情。
然而,就在他雄心壯志打算要創(chuàng)造真正的藝術(shù)的時候,死亡走近了他,他已經(jīng)沒有時間了,結(jié)束了,就這樣結(jié)束吧。
永遠的米開朗琪羅,因為他的不同,使他擁有了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
那是靈魂的藝術(shù)。
貝多芬、托爾斯泰也正是如此。音樂、文字,繪畫(雕塑)本就是一體,藝術(shù)?何為藝術(shù)?
我想,幾米的漫畫,小四的文字、Jay的流行樂,都算不上藝術(shù),或許那感動了一些人,但他們可以感動幾百年里所有的人嗎?
相對于他的悲慘命運,貝多芬傳奇的一生更是值得人驚嘆!他在三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778年3月26日,貝多芬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場音樂會,那時,他還不滿8歲!而他不滿15歲時,就已經(jīng)可以指揮一個樂隊了。18歲,貝多芬就成為了一個知名的作曲家!在他以后的歲月里他的音樂天賦更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先后創(chuàng)作了《降B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大提琴鳴奏曲》、《英雄交響曲》、《莊嚴彌撒》和我們都熟悉的《月光鳴奏曲》(又名《月光曲》)等世界千古絕唱。
讀了《世界名人傳記——貝多芬》使我感到很快樂。我不僅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讓我了解了貝多芬。還讓我從中悟出了許多人生哲理。
——矢志不俞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動力。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必惗喾业囊簧菑哪ルy中走過的,人生的荊棘一再狠狠地刺他,而貝多芬,卻始終沒有放棄他的理想,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不斷地爬起來,不斷地向人生輝煌的頂點邁進!
——天賦+努力,是人生駛向理想彼岸的雙槳。貝多芬,從小就受到音樂的熏陶,很小就顯現(xiàn)出了他獨特的音樂天賦,他8歲就開辦音樂會,15歲就能指揮一個樂隊,18歲就成了知名的音樂家。相對于他10分的天賦,更是付出了12分的努力!他六歲就經(jīng)常練琴到午夜,他平時練琴都練得手發(fā)燙!正是因為貝多芬不僅有超人的音樂天賦,而且有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付出,才最終成就了這位杰出的音樂家。
——不斷地磨練是嚴寒的人生路上抵御嚴寒的棉衣。貝多芬一生中不管在愛情還是在事業(yè)上,都遇到了許多挫折,然而,這些挫折并沒使他灰心,反而更加激發(fā)了他,《月光曲》就是他在經(jīng)歷了愛情的失敗后的佳作。
這些道理不是隨便說說,他們還幫過我的大忙呢!
有一次,石老師布置了一道非常難的題。只告訴我甲乙兩車兩次相遇的地點距離分別是28千米和60千米,還告訴我兩車相向而行,到站后立即返回,求兩站的距離。麻煩哪,這里面有太多的未知條件了,如:甲乙兩車的速度,相遇時間等等!我左思右想,可還是沒有辦法,怎么辦呢?明天就要交作業(yè)呀!
我望著窗外的傾盆大雨,正準備放棄之時,心里靈機一動: 抄答案??伞鳛橐粋€好學生,抄答案,好象有點不道德吧!但,我這個題實在想不出來呀!不抄吧……明天可能會罰站;抄吧……自己的良心又過不去。就在我內(nèi)心交錯矛盾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貝多芬!貝多芬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依然是那樣的努力,那樣的矢志不俞,那樣的經(jīng)得起挫折!可我呢,遇到一點困難就低下了頭,貝多芬對我的教育難道是白教育的嗎?不,絕對不是,我一定要把這道題解出來!
想到這里,我心中好象燃起了火一般的斗志——一定要解出這道題。我努力回想老師以前教給我的方法,有啦!我連忙畫出一個線段圖,按照題目的要求一步一步來。沒過一會兒,題目做出來啦!我真高興??!我真快樂??!
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到萬分快樂,因為它告訴了我一些會令我受益終身的道理!
指導老師:李建國
【國家】
■人類保護了愛情與信仰之燈,這燈是任何颶風也吹不滅的。(《泰戈爾評傳》)
倫理的法規(guī)是為整個人類設立的,不是為了某一些人。——《泰戈爾評傳》
人類的歷史是隨著它的遭遇的困難而形成的。——泰戈爾《民族主義》
人類一向有這個獨特之處:它保留了兩套道德法則——一套私下的,一套公開的;一套真正的,一套矯揉造作的?!恶R克·吐溫自傳》
當我們最有權(quán)利期望這世界盡可能稱心如意時,這是多么苦惱的一個世界喲!——狄更斯《大衛(wèi)·科波菲爾》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個把一個裝進肚里,配爛便是營養(yǎng)。這真是地球上的殘酷的大掃除。肉食者就是埋葬者。它們的死,即是我們的生。使人恐怖的規(guī)律就是如此。我們自己也是墳墓?!旯逗I蟿诠ぁ?/p>
理智告訴我們,這世界永遠不會完全快樂。只要它還不完滿,它就必須容忍缺陷和悲痛。只有在它不再是造物主所造之物,而成為造物主本身時,它才能地完善的?!└隊枴睹霞永佑啊?/p>
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它欺騙了我們。——泰戈爾《飛鳥集》
■民族是偉大的,家庭是渺小的。(雨果《〈心聲集〉序》)
一個人生在一個太老的民族中間是需要付也很大的代價的。他負擔極重:有悠久的歷史,有各種考驗,有令人厭倦的經(jīng)驗,有智慧方面與感情方面的失意,總之是有幾百年的生活,——沉淀在這生活底下的是一些煩悶的渣滓?!_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對于東方來說,西方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互相補充,因為我們不同的生活觀,使我們看到真理的不同方面?!└隊枴睹褡逯髁x》
膚色和條件橫加給我們一條難以捉摸的界線?!恶R克·吐溫自傳》
■祖國的偉大和力量原來就儲存在祖國自己身上。(泰戈爾《戈拉》)
當他愛他的國家的時候,他的國家也尊重他。——莎士比亞《科利奧蘭納斯》
一個好公民卻以為沒有什么比共和國更貴重的。——狄更斯《雙城記》
我是時代之子啊,但在過去的歲月里
謬誤像迷霧遮住我的雙眼
如今眼前的迷霧已然消散
自由、祖國,唯有你們才是我的信念——《雨果傳》
沒有國家的力量,就沒有個人的權(quán)利。——羅曼·羅蘭《愛與死的搏斗》
一個被敵人占領的城市,像一個失去了的少女?!袪査固稇?zhàn)爭與和平》
不管祖國受到什么創(chuàng)傷,不管它有多么嚴重,都有醫(yī)治的辦法;而且辦法就操在我們自己的手里。因為我相信這一點,我才能忍受我周圍的煩惱、憂傷和恥辱。——泰戈爾《戈拉》
我只覺得我是獻身給的國家了。這種全心全意貢獻里面,竟有著如此巨大的愉快。我已經(jīng)切切實實地懂得了,為什么人們能在徹底的自我犧牲中,獲得無上的喜悅。——泰戈爾《家庭與世界》
一個個國家生存的世界上,是靠行動,不是靠沸騰。——泰戈爾《家庭與社會》
統(tǒng)一是最要緊的。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促成進步?!R克·吐溫《一個兜銷員的故事》
中國這種巨大的力量,一旦能讓她在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運行,那就是掌握現(xiàn)代科學,那時世界上恐怕沒有力量能阻擋她向前邁進。——泰戈爾《〈戈拉〉譯本序》
【人民】
■人民,你和無邊無際的大海一樣!即可溫和平靜,也能掀起滔天駭浪。(《雨果傳》)
草木是靠著上天的雨露滋長的,但是它們也敢仰望穹蒼。——莎士比亞《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
一塊小石頭可以阻擋一塊巖石的滾動,一根柳枝可以改變雪崩的方向?!旯毒湃辍?/p>
基石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磚頭,越是砌在底層的磚頭,負重量就越大。然而它在發(fā)揮自己作用的時候,并不感到沉重,它民以此為驕傲,它,……它才是真正的英雄,為了大眾利益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生命!——高爾基《崇高的愛》
凡是來自人民,來自人民偉大的勞動及其痛苦的一切,都是不可戰(zhàn)勝的?!郀柣顿M多爾·佳金》
民眾具有一種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深邃的智慧?!郀柣侗г埂?/p>
應該尊重那些為我們勞動過、比我們受過更多苦難的人的意愿。——高爾基《意大利童話》
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yè)吧,葉是謙遜的、專心的垂著綠蔭的。——泰戈爾《飛鳥集》
我感謝樹木
曾使我的生活果實累累
卻忘掉了永葆生活常綠青草——泰戈爾《流螢集》
1942年生,祖籍江蘇江寧。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后服務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退休前為該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印度學研究工作,曾參加印度古代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的翻譯、《印度文明》的撰寫等工作。在《南亞大辭典》的編纂工作中,任常務副主編。
《名人傳記》:您發(fā)在《南風窗》上的《錢文忠講座中的梵文錯誤并及其他》一文,流傳很廣。我看您對錢文忠的錯誤糾正得很專業(yè);對錢文忠其他跟季老有關的事情,比如梵文班啊,錢文忠對季老磕頭一事啊,比較了解。作為季羨林先生的弟子,錢文忠的同門師兄,您對錢文忠先生卷入遺產(chǎn)迷霧了解嗎?
葛維鈞:我和所有季先生在北京的搞梵文和印度古代歷史、文化、宗教研究的學生一樣,對這種事情從來都沒有過問過;也跟任何同季羨林沒有關系的人一樣,對遺產(chǎn)糾紛這件事情不了解。因為沒有參與,沒有證據(jù),沒有發(fā)言權(quán),頂多有些想法。
《名人傳記》:您的想法是什么呢?
葛維鈞:讓世人的目光集中到季先生的財產(chǎn)如何繼承上,不會對他有正面的影響。我們希望一切盡快平息,讓各方都滿意。對于確實存在的遺產(chǎn)問題,要是能創(chuàng)造機會在下面解決,相信會更好。在公開的場合呢,最好能多談他的學術(shù)。因為季先生首先是學者,哪怕對他的學問質(zhì)疑都未嘗不可。
《名人傳記》:您參與了印度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的翻譯。錢文忠參加了嗎?您為《季羨林全集》的出版做了什么?
葛維鈞:沒有。我也是被黃寶生先生(季羨林的弟子)叫進來的。他那時還在任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他要組織團隊翻譯這部史詩,讓我參加,我就來了。說到《季羨林全集》的事,外研社要出三十卷。已經(jīng)出了六卷,本來想在季先生生日前送給他,讓他高興高興,結(jié)果沒有趕上,大家非常遺憾。不過,可以讓季先生放心的是,《季羨林全集》有一個特別好的編輯委員會,由柴劍虹先生主持,其成員如孫曉林先生、趙伯陶先生等,都是學問好,有經(jīng)驗,又認真的學者。這就保證了它會是一個高質(zhì)量的版本。
《名人傳記》:您在為季老做什么工作呢?
葛維鈞:我在看季先生《蔗糖史》的最后一次校樣。(編者注:這是季羨林先生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這是本書的第一個單行本,由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希望請人寫一個“導讀”。季先生同意,并把這件事交給了我辦。之后我才知道要出單行本。后來發(fā)現(xiàn)看校樣等事也需要我出力,我就索性把手里其他事放下,先干這個。改正校樣的事困難重重,一言難盡,就不說了。去年10月季先生的前助手楊銳女士為我找到了兩卷中一卷的手稿,幫了我很大忙。我很感謝她。這部書八十萬字。如果海關出版社這一版質(zhì)量很好的話,外研社出全集的時候直接收進去就行了,所以外研社也比較關心這個書的進程。外研社把黃寶生、郭良、張光和我等安排在《季羨林全集》顧問組。正好間接為《季羨林全集》做點兒事,也是應該的。
《名人傳記》:錢文忠先生也在顧問組里面嗎?
葛維鈞:在。編輯組的人有問題就來顧問組咨詢,有時是單個問題,有時把一卷的問題集中起來拿過來。顧問組里北京的這幾位離得近,好找。(后來筆者從外研社的一位編輯那里得知,前六卷主要是些散文、回憶錄,專業(yè)性沒有那么強,再者錢文忠在上海咨詢不便,所以一直沒有怎么咨詢他。)
《名人傳記》:錢文忠跟北京你們這些搞梵文研究的季門弟子們來往多嗎?
葛維鈞:錢文忠是后來的,我跟他不熟。他不在北京,我在這里搞印度學的圈子里沒見過他。見過他到北京來開會,好像也是開完就走。他到北大去得似乎也不太多。自從2008年丟畫事件以來他跟北大聯(lián)系才多了一點兒,大概也就是在媒體或者網(wǎng)上。在這個事情上錢文忠對北大批評比較多。我覺得,盡管北大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這件事情上北大沒有錯誤。批評說跟北大有關的兩個秘書(或者說助手)隔絕了季老父子,使他們十三年不能見面,據(jù)我們這些在北京的學生了解,這說法有問題。當時網(wǎng)上有不少人專門建立博客,對整個事件提出比較客觀的看法,或進行討論。
[關鍵詞] 《一輪明月》;敘事;李叔同
在當下商業(yè)電影、娛樂大片、明星效應帶給觀眾純感觀刺激的同時,有這樣一部不合潮流的電影,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褪色,恰恰卻是可以隨時拿出來警醒當下文化和價值信仰漸行漸遠的中國電影界,它就是2005年榮獲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的優(yōu)秀故事片《一輪明月》。這部影片拍攝風格平和流暢,通過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展現(xiàn)了他悲天憫人的宇宙關懷與人格魅力。
一、《一輪明月》的情節(jié)敘事結(jié)構(gòu)
路?吉安乃蒂說:“一部影片的結(jié)構(gòu)是指它的結(jié)合原則――部分如何同整體相結(jié)合。所以一部影片的情節(jié)只是一種結(jié)構(gòu)――一種強調(diào)事件和各事件之間因果關系的結(jié)構(gòu)?!?各情節(jié)事件因果關系的強弱可以使影片形成不同的類型,比如因果關系、時空關系最強的經(jīng)典好萊塢類型片。而電影《一輪明月》和一般的人物傳記類電影一樣,選取李叔同人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事件的因果關系并不是很強。豐子愷曾在《我與弘一法師》中談道:“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zhì)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zhì)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shù)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這段話是豐子愷理解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也可以用來解釋電影《一輪明月》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影片情節(jié)可以分為三塊,敘述了李叔同幼失考妣、成年藝露鋒芒到老年出家悟道以下三個階段。
幼年到青年(影片前23分鐘):1880年出生于天津,父親篤信佛教,曾任吏部主事,后辭官經(jīng)商于天津,幼年李叔同生活條件優(yōu)越,聰慧好學,三四歲時就能隨口背出《金剛經(jīng)》的偈語。母親小父親50歲,父死后,李叔同與母親相依為命。青年時代的李叔同經(jīng)歷了,。顯示出最早的憂國憂民情懷。1898年離開津門南下上海求學于南洋公學門下,并積極與黃炎培的民主活動,直到母親去世,扶柩歸津。成年(影片中間40分鐘):1905年8月,母親去世后的李叔同到達日本,展現(xiàn)了在戲劇、音樂和繪畫方面的貢獻與開拓之功。1913年回國任職杭州,教音樂與繪畫,在此期間萌發(fā)出家觀念,常在杭州虎跑寺居住。日本妻子前來探望,終別俗念正式出家。老年(影片最后35分鐘):江心別妻后,弘一開始游腳僧的修行與傳教生活。走過四五處寺院,從修身、得道、揚名、授業(yè),到抗戰(zhàn)的愛國情懷,展現(xiàn)了弘一法師內(nèi)修身心,外憂國民的愛國、愛教情懷。
電影文學劇本《一輪明月》是根據(jù)武華的長篇電影散文《一輪明月》改編而成,并獲第七屆“電影文學獎”二等獎。除了情節(jié)之外,人物在《一輪明月》中也是散文化的處理,主人公外,沒有貫穿始終的次要人物。在影片風格上,還可以看到散文化的敘事氣質(zhì),與吳貽弓的經(jīng)典影片《城南舊事》有相似的敘事結(jié)構(gòu),以伴隨人物一生的愛國愛教情懷為主,選取人生三個階段敘事。
二、《一輪明月》的敘事手法
如何在不到一百分鐘里將一個人的一生表現(xiàn)出來,主要依靠導演對電影時空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技巧。
字幕的運用是人物傳記類影片最常見的時空敘事方式。每次時空的轉(zhuǎn)換配以字幕交代時間地點,這在影片第三塊表現(xiàn)李叔同出家后的精神追求多處使用。字幕先后有:1921年溫州慶福寺、1924年到浙江普陀山、1932年廈門南普陀寺、1937年青島湛山寺、泉州大開元寺1937年,日本侵華。幾段時間,選擇有代表性的人生轉(zhuǎn)折情節(jié),把弘一法師一心求佛法,真誠傳教律的高尚情操串聯(lián)起來。
音樂與畫外音幫助完成電影視覺敘事空間,特別在時空銜接上表現(xiàn)出較強敘事功能?!兑惠喢髟隆分卸嗵幨褂靡魳放c解說詞,較好完成電影時空的轉(zhuǎn)換。影片開頭:三歲的李叔同正在抽打陀螺,第一人稱解說詞:“歲月荏苒,如夢似幻,人生一世,只在呼吸之間?!保ó嬅孀帜唬?883年,天津桐達李家。人聲鼎沸,大箱子一個個由門外抬進來)李叔同問仆人:這是什么呀?仆人答:這是奧地利公使送來的鋼琴。一個梳著發(fā)髻的年輕女人出現(xiàn):三郎。李叔同:娘,娘。解說詞:“三郎是我的乳名,我在伯仲間行三,字叔同,父親信奉佛教,他曾出任吏部主事,后辭官經(jīng)商,除正室姜氏、先后有郭氏和張氏兩側(cè)室,我生母19歲嫁到李家,納為側(cè)室,次年生下我,我4歲時父親已經(jīng)71歲?!边@一段通過視聽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李叔同小時候生活的物理時空及基本家庭狀況。一重重大門及父親的外交生意可以看出李家在當時是何等顯赫。片中解說詞還多用在時事評論、人物主要貢獻總結(jié)時,比如李叔同對南山律的貢獻,對清末維新的認識均以解說詞點明。
除影片簡明精彩的開頭外,音樂與畫外音在電影中起到了很好的銜接作用。李叔同幼失考妣后,進入第二個人生篇章,求學日本。第一部分的結(jié)尾以李叔同在母親喪禮上彈唱鋼琴曲《夢》作結(jié),畫外音:“喪母后的我,如游絲飛絮,飄蕩無根,更無牽掛。(幕黑淡入,日本音樂,配以日本的浮世繪圖,字幕1905年8月日本東京)鏡頭從浮世繪上搖到人來人往的20世紀初東京。人群中走來一身學生裝已無辮子的李叔同,人生的藝露鋒芒開始了。由第二個人生篇章江心別妻結(jié)束到第三個篇章走上出家之路,導演采用了音樂加特寫鏡頭。用了長達三十多秒的七個腳部特寫,剪輯出來一雙從秋走到夏的腳,其中的含義即是李叔同出家的多方尋求之旅。
最后,影片中鋼琴、陀螺等細節(jié)物件也起到很好的鋪墊與敘事作用。鋼琴是一直陪著李叔同成長的,在影片3′40″到4′40″處,用一首鋼琴曲的跨時空演奏,來表現(xiàn)李叔同從幼年到青年的歷程,前一個鏡頭是幼年李叔則看外國女人彈琴,琴聲悠揚,下一個鏡頭,還是這個琴聲,畫面已轉(zhuǎn)到水中一輪彎月的靜止畫面上。鏡頭搖起推到屋子里,是成年的李叔同在為母親彈這首當年的曲子。這樣的剪輯,使故事時空大大縮短,表現(xiàn)了導演高超的時空敘事手法。鋼琴是李叔同生前安慰母親的手法,同時它也出現(xiàn)在母親的喪禮上,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思念。
三、《一輪明月》敘事的美學韻味
《一輪明月》悉心于整體風格的抒情性氛圍營造與意象的構(gòu)建。在影片中主要運用了詩詞、物品和樂曲來營造這種抒情而富有韻意的韻味。
首先,抒情意境的營造。
電影是綜合藝術(shù),而李叔同又是多才多藝的才子,他作詩寫詞、作畫譜曲都可以用來傳達抒情意味,并且與敘事塑人緊密結(jié)合。人生第一個階段,李叔同求學上海南洋公學,當時的上海一片歌舞升平,他結(jié)交了詩妓歌女并為她們寫詞。詩妓李平香與他交往甚好,并送扇給他。在母親死后,李叔同將題詞的扇子送還李平香。題詩為:“冰蠶絲盡心先死,故國天寒夢不春,眼界大千皆淚海,為誰惆悵為誰顰?!痹娨庵袑y與私情描寫得如此輕柔,撲面而來的卻是感傷。母親去世時,李叔同做了一件驚動天津的事情,沒有按中國傳統(tǒng)封建家族的下葬方式,而是用現(xiàn)代方式為母親舉行莊重的遺體告別,長歌當哭彈唱自己譜的詞《夢》:“哀游子煢煢其無依兮,在天之涯。唯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夢揮淚出門辭父母兮,嘆生別離。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語我以早歸?!?導演將音畫處理為平行關系,一面是李叔同在母親靈前彈唱,一面是聞聲而來的三媽,悲傷請求李叔同等她死后,也為她再彈一次《夢》。兩個畫面形成一種平行敘事,同時悲傷情感最大化,將李叔同失母后的悲傷通過黑色的夜幕\流淚的臉、哀婉的樂曲和三媽這樣一句沒來由的話展現(xiàn)出來。
第二個人生階段,抒情性的場景圍繞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即后來李叔同重新填詞的《送別》,這首歌出現(xiàn)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歸國后杭州教書的音樂課上,李叔同第一次彈唱,展現(xiàn)李叔同開展西式音樂教學的思想。第二次是為好友夏尊彈唱,導演在音樂與畫面關系上,處理為音畫對立關系。歌曲《送別》抒情而憂傷,導演則用閃回的畫面拼接了六個溫馨的畫面,有李叔同從小與母親幸福地在一起,有青年意氣風發(fā)追求理想,有成年留學日本尋求救國之路的壯志,有妻子照顧孩子的溫馨場景和最后與日本妻子剛到杭州泛舟湖上的愜意。音畫對立,展現(xiàn)了李叔同決意出家的訣別之情,感人心傷。第三次響起這首曲子是由日本妻子吹奏,同樣是夜里,導演用了交叉蒙太奇手法,一面是在家中思念丈夫的妻子吹曲,一面是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中,聽夜色中的佛祝之聲。李叔同一心向佛的決定已經(jīng)篤定。與妻子江心決絕一處,是第二個人生階段的總結(jié),也是全劇最有意境的場景。江霧繚繞中二人小船如浮萍般相遇,兩人各立在船頭,一個穿著合服,一個穿著海青。女(直視):我就要回國了。男(始終未直視,頭微低,聲音淡淡的):好。女(急):叔同。男(淡淡的):請叫我弘一。女(悲傷,淚涌):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么叫愛?男(肯定的):愛,就是慈悲。此段之后,李叔同正式走上皈依之路,低緩的簫歌伴隨著冷冷的江面,有一種大愛無處追尋的凄涼。
其次,細節(jié)的意象傳達。
影片中意象性最深刻的是開頭和片尾不停轉(zhuǎn)的陀螺。片末,靜靜的黑夜燈火闌珊。李叔同在人生的最后,走過一座小橋,橋上一小孩在抽打陀螺如片頭他小時候一般,畫外音響起“三郎,回家吃飯了”。小孩走了,留下了孤獨的弘一和不停轉(zhuǎn)動的陀螺。背后爆竹響起,弘一臉上露出淡淡的表情,轉(zhuǎn)身走下臺階。乘一葉舟在落滿蓮花燈的河面上飄然而去,畫面定格。趙仆初先生題詞的片尾曲響起“深悲早現(xiàn)茶花女,勝愿終成苦行僧,無數(shù)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边@個片尾表達了深刻的意象,人生如一不停轉(zhuǎn)動的陀螺,周而復始,并與片頭的陀螺呼應,意味著佛教最高寓意即輪回。
片末的明月,與題目有關,也與李叔同品格才藝相關。《一輪明月》題名來自前中國佛教協(xié)會前會長趙樸初先生為弘一大師題的詞:“深悲早現(xiàn)茶花女,勝愿終成苦行僧,無數(shù)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 第一句詩指的是李叔同1907年在日本演話劇《茶花女》,塑造過悲劇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形象,這部話劇也成了中國話劇的開篇之作。清末民初大量愛國學生向國外尋求救國圖強之路,李叔同通過賑災義演體現(xiàn)了他的悲憫情懷?!盁o數(shù)奇珍供世眼”則說明他一生文藝造詣很高,在話劇、音樂、繪畫、詩詞、篆刻等領域有突出成就,為世人所仰慕,儼如空中明月。在此美景中,讓人心情平和,一切歸善。
中西方對藝術(shù)都講求真善美。不同的是,西方重在由真到美,而東方以中國為代表多強調(diào)由善到美。《一輪明月》從敘事內(nèi)容與形式上,恰恰很好印證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1] 路?吉安乃蒂.無情節(jié)電影的傳統(tǒng)[J].世界電影,1983(03).
[2] 徐俊西.海上文學百家文庫(豐子愷卷)[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488.
[3] 郭長海.李叔同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73.
《名人傳》讀后感作文一
近日在翻書柜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本厚厚的《名人傳》,安靜地藏在書柜的角落。粗糙的書皮看起來十分古老,應當是父親少年時代讀的,出于好奇心,我泡上了一杯香郁的奶茶,坐在家中老藤椅上,開始了閱讀。打開目錄,一個熟悉的名字跳入了眼簾,音樂巨人貝多芬……
不到三天的功夫,我讀完了這本敘述了三位不同領域天才生平的書。也許是對貝多芬十分熟悉,也許是對貝多芬的生活感到十分的同情,讀完《貝多芬傳》,我的感觸頗深。
羅曼羅蘭運用簡潔、直接的語言大致描寫了貝多芬的生平經(jīng)歷。降世波恩,悲慘童年,闖蕩維也納,人生巔峰《第九交響曲》以及巨星隕落1827。
貝多芬從小便熱愛音樂,22歲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幾年過去,他仍沒有受到大眾的歡迎。1806年,他墜入了愛情的海洋,創(chuàng)作了純潔如花的《第四交響曲》,大受大眾歡迎,1824年,他到達了音樂的巔峰,創(chuàng)作了《第九交響曲》,并在1827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位男高音歌手,這也許便是貝多芬音樂天賦的來源。但家庭對貝多芬的音樂歷程并沒有起到過多的促進作用。貝多芬的家境貧困,很小時就要靠自己的雙手掙飯吃。他的父親還整著貝多芬練琴,指望著今后靠他養(yǎng)老。家庭的困窘,父親的逼迫,并沒有讓童年的貝多芬對音樂失去興趣。他在22歲的那年離開了美麗的家鄉(xiāng)。對于家鄉(xiāng)人來說,這也許是很難理解的,留在波恩,娶個妻子,時不時到美麗的萊茵河邊踏青,坐在草地上遙望頭頂?shù)母≡疲^一生安靜、平淡、祥和的生活不是挺好?其實不然,有的人的夢想是帶著妻兒過著閑適的生活,而有的人夢想成為世界頂級的音樂家,為人類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天才的使命就是讓世界科技、文化有更快的發(fā)展,音樂巨人貝多芬將一生都獻給了音樂,終生沒有妻室。
《名人傳》讀后感范文二
“打開窗子,讓自由的空氣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這是羅曼. 羅蘭在《名人傳》卷首語中所說的一句話,可以看做是他對自己的作品所做的一種詮釋。
《名人傳》是羅曼. 羅蘭最早享譽世界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錄了貝多芬, 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shù)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chuàng)作歷程,展現(xiàn)了藝術(shù)大師們偉大的心靈。在羅曼. 羅蘭筆下,這些偉人之所以偉大,正在于他們能夠克服自愛神的缺陷和環(huán)境的阻礙,戰(zhàn)勝痛苦與孤獨,從而獲得超越。貝多芬用痛苦換來的歡樂化成了不朽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他生命的鮮血雕塑了后人需仰視才可見的巨作,托爾斯泰相信“當一切人都實現(xiàn)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憑借對人類的愛和信心,他們?yōu)槿祟惲粝铝斯廨x的藝術(shù)杰作,而羅曼. 羅蘭則使這三位藝術(shù)大師的形象永遠為世人所敬仰。
作品告訴我們,任何成就都伴隨著艱辛的拼搏和痛苦的考驗,只有與一切痛苦,磨難,阻礙以及自身的弱點做不屈不撓的斗爭,才能最終取得勝利,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同時它也告訴我們,悲慘命運不只降臨在偉人身上。當我們遭受磨難與痛苦時,要想到許多杰出的靈魂與我們同在,與我們承受著同樣的苦難,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承擔苦難的偉大情懷,會鼓舞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進。
《名人傳》是人類心靈的三份手稿,是一曲讓人蕩氣回腸的“英雄交響曲”。這部作品讓我們走進三位大師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在與這些偉人進行心的交流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啟迪。
《名人傳》讀后感三
假期期間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
這本書有三個主人公,分別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地與命運作斗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nèi)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一樣進行著創(chuàng)作。這位偉大的音樂家雖然一直生活在痛苦里,卻創(chuàng)作了的傳世之作。他最后終于戰(zhàn)勝命運,,戰(zhàn)勝痛苦,戰(zhàn)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于命運,他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貴族家庭。他一生都為自己擁有的高貴血統(tǒng)而驕傲。“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這是他說過的一句名言。他是天才,但自由被歷任教皇緊緊地束縛,因為西斯廷的工程,他有了一個病態(tài)的軀體。因為天才的聰穎,使他無法逃脫教皇的使喚。這是多么令人苦惱的。他光榮著,又痛苦著,就像活在高壓鍋里一般,巨大的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的一位文學家。他出生于富貴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并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通過勞動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他弘揚真正的__精神。這位閃閃發(fā)光的俄羅斯的偉大靈魂,在十九世紀末那陰霾濃重的黎明灑下愛的光芒,對神的信仰使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
生活就像書籍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字跡
去編寫小說、去寫散文
去描繪色彩斑斕
去列寫名人傳記( : )
去繪畫自然、順便也能畫個自己
去發(fā)現(xiàn)
原來每個生活都是書籍
里面抒寫著自己
平凡的、偉大的、
庸俗的、高貴的···
生活活生生地
也騙了自己
鋪天蓋地
忙忙碌碌
有了它
沒了自己
人山人海
連綴燦爛
有個生活
更要有個自己
好個生活
太不容易
關鍵詞:羅曼?羅蘭 《名人傳》 磨難 英雄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199-01
羅曼?羅蘭,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1866年生于法國中部小鎮(zhèn)克拉姆西,15歲時隨全家告別故鄉(xiāng)來到巴黎,1899年畢業(yè)于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其后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shù)史,并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他醉心于托爾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的人道主義思想。
20世紀初,羅曼?羅蘭的創(chuàng)作進入一個嶄新階段。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他連續(xù)寫下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統(tǒng)稱《名人傳》。這三位偉人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以如椽巨筆敘述了他們苦難坎坷的一生,贊美他們高尚的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貝多芬傳》被作者稱為長篇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副產(chǎn)品,兩者都是以音樂家為作品主人公的。正如羅曼?羅蘭自己所說,克里斯朵夫的家庭以及童年少年的經(jīng)歷,基本上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克里斯多夫一生戰(zhàn)斗不止的精神,也是貝多芬人格的寫照??梢哉f,《貝多芬傳》是《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序曲。
羅曼?羅蘭寫作《貝多芬傳》有兩個目的:其一,在1902年他精神上非常失望苦悶時,逃出巴黎來到貝多芬的家鄉(xiāng)波恩,貝多芬的精神和音樂使他恢復了力量,他寫作這本小冊子作為對貝多芬的感謝;其二,他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給當時法國幾百萬生靈帶來光明和希望。正如他所說:
“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快樂和痛苦,愿望和夢想已經(jīng)成為我肉中的肉,骨中的骨。”
“我們周圍的空氣多么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惡法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zhì)主義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 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羅曼?羅蘭所說的“英雄們”是指心靈偉大的人而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他在貝多芬身上發(fā)現(xiàn)的“英雄氣息”,是貝多芬偉大的人格,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重壓下仍然不屈不撓不向命運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以及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嚴格的道德標準。
羅曼?羅蘭最后這樣總結(jié)貝多芬的一生:“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 那是可以總結(jié)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p>
《貝多芬傳》的發(fā)表引起了社會的注意,羅曼?羅蘭從此產(chǎn)生了一個寫一系列“英雄傳記”的計劃。8年之后他出版了《米開朗基羅傳》。在作者筆下,主人公米開朗琪羅是一個極其矛盾的悲劇人物,他有英雄化了的天才,在藝術(shù)上無與倫比,他以無窮的精力永遠追求藝術(shù)盡善盡美;但是他的意志卻不是英雄式的,他的精神軟弱無力,只能掙扎而沒有力量奮斗。他有非基督教的反抗性,又有基督教的順從和妥協(xié)。
他是天才的工具和犧牲品,除了夜以繼日地工作,別的什么也不知道。他想雕刻一座山峰,就會耗費幾年時間到石場去選石塊,建造運石的大路??傊?他要獨立完成每一部藝術(shù)作品的全部創(chuàng)作過程;他十分富有,但卻沒有時間吃飯睡覺。他生活簡樸到常人無法想象,夜晚同三個助手擠在一張床上,屢次身患重病但不請醫(yī)生診治;過度的疲勞、自我、自閉,使他陷入精神的迷亂狀態(tài),對敵人、朋友、親人都產(chǎn)生猜疑,變得極其孤獨。在藝術(shù)和政治上、在行動和思想上,他都優(yōu)柔寡斷,謹小慎微。他對自己的懦弱深感羞恥到了自厭自棄的地步。他的一生沒有一天是快樂的,幾十年的辛勤勞動并不能實現(xiàn)自己所定計劃的萬分之一。他沒有家室,被親戚花光了財產(chǎn)卻得不到一絲溫暖關懷,88歲死于貧病孤獨之中,死前一周還整天站著工作。
《米開朗基羅傳》雖然沒有《貝多芬傳》那樣影響巨大,但在寫作手法上卻更顯成熟。它不但敘述了米開朗琪羅的生平,而且用自己的哲學思想對此進行解釋,表達了對英雄主義的詩意崇拜與熱愛。
《托爾斯泰傳》是羅曼?羅蘭的第三部名人傳記。羅曼?羅蘭在19世紀80年代就閱讀過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等作品。他非常尊敬托爾斯泰,同托爾斯泰通過信,將托爾斯泰看作老師和世界的“精神權(quán)威”。1910年托爾斯泰逝世以后,羅曼?羅蘭應《巴黎評論》的約請,創(chuàng)作了這部傳記。
羅曼?羅蘭認為,偉大的思想反叛者盧梭對自然的愛慕、極端的獨立性、對《圣經(jīng)》和基督教道德的崇拜,都預告了托爾斯泰的降臨。盧梭與托爾斯泰,他們都同世界做斗爭。不同的是,托爾斯泰比盧梭更具有純粹的基督教靈魂,在他人生后30年中,靈魂里充滿了真理與愛這兩種力量的搏斗。在他成熟期的作品里,愛是真理的火焰;在他晚年的作品里,愛是一種從高處射下的光明,一道神恩普照、燭照人生的光彩,但是又不復與人生融合。在日常生活中,托爾斯泰也有這種矛盾,而且表現(xiàn)得更激烈。他知道愛所賦予他的任務,但卻做不到在行動上與思想保持一致。他不尊奉上帝生活,而是按照世俗生活。對于愛,他無法把握和辨別究竟是家庭之愛還是全人類之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還在這兩者之間彷徨,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在臨終彌留之際,他哭泣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不幸的人們。他在哭聲中留下了最后的話:“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你們大家為什么在這里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在上級團委和學校黨委的領導下,以素質(zhì)教育為主線,以學校德育工作,教學工作為軸心,認真細致的開展團員工作,發(fā)展挖掘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結(jié)合我院青年的特點,開展適合他們的各種團的學習和活動,積極探索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少年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全心全意為廣大青年服務,使他們更主動的靠攏團組織,力爭開創(chuàng)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1,加強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倡鼓動團員青年,特別是黨員,團干部開展自學,互學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為更好的完成團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加強組織建設,增強團員意識,發(fā)揮團員青年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力提倡文明風氣,樹立團員青年的服務意識,環(huán)保意識,共創(chuàng)和諧校園。
3,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校園文化是沉淀于校園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是一所學校的特色,體現(xiàn)學校的教育理念。零八年,奧運年,團總支將以此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同時體現(xiàn)自己的特色,打造濱海品牌。
4,實施“三大工程“,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同學們在實踐中更深刻的了解主題活動的意義,使活動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主要活動安排
1, 三月份對同學們進行“知恩感恩“教育,要求團總支組織各部開展”三五“學雷鋒活動,領悟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如舉辦公益活動等,“三八”為婦女節(jié),配合團總支將向各班級征收公益作品舉行拍賣會,為我院扶貧助貧工作貢獻一份力。
2, 四月份的各種活動將以“主旋律——紅色經(jīng)典”為主題,緬懷先烈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一場革命教育,學習先烈不怕犧牲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一切的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組織學生閱讀紅色書籍,每人可寫篇讀后感,譯選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覽或推薦到校報或組織演講比賽或邀請老革命講述他們的感人故事。對同學們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與各部合作組織參觀歷史博物館,了解英雄事跡,加強愛國教育,堅定為復興中華而不斷奮斗的信念。
3, 五月份將弘揚人文精神,塑造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名人傳記對學生的價值取向及行為,作風具有良好的向?qū)ё饔茫虼藭M織學生閱讀各種名人傳記,搜索名人警句,并進行評論活動,指引學生學習名人的成功方法,并結(jié)合自身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使同學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六月份奧運會來臨,充分做好迎奧運的準備工作,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為主題向各班級征集稿件,奧運口號,照片,舉辦詩歌朗誦或知識競賽活動,增強同學們的奧運知識,使他們更加了解奧運,體會奧運精神的實質(zhì),宣傳部做好板報宣傳工作,使奧運精神深入學生生活的各個部分,讓同學們感覺奧運無處不在,講文明,樹新風,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奧運的到來。
5, 七月份各項工作的接近尾聲,對整個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客觀全面的總結(jié)
08對中國來說是特殊的一年,中國迎來了盼望以久的奧運,整個國民的激情都在燃燒,為奧運正在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而對成教學院來說也是嶄新的開始,揭開了經(jīng)管學院的新篇章,相信經(jīng)管學院經(jīng)管部團總支宣傳部會在新學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斷進步,再創(chuàng)輝煌!
經(jīng)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