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英語課文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英語 整合
中D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211-02
作為全球最為廣泛語言之一的英語不僅是生活在各個領域人們交流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信息載體。面對諸多“高分低能”型初中生的大批出現(xiàn),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著重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這就需要利用譬如信息技術等豐富教育資源作為其教學拓展的應用渠道。因而,將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是推動我國英語教學改革必經(jīng)之路。
1 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的優(yōu)越性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及新課改的深化,初中英語教材十分注重初中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課文中的對話具有情景化、多樣化、靈活化等特點,課程內(nèi)容也與時俱進,緊跟時展的步伐,擴充了信息量,同時增加了諸多新穎且生動又趣的內(nèi)容,譬如幽默短文、小詩、諺語及謎語等,課文情景及對話的創(chuàng)設,更加貼近時代性,具有極強的思想,對于初中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而新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對于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克服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諸多弊端,它可以將英語枯燥、抽象的學習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可聽的、可視的、有趣的、形象的、動感的內(nèi)容,特別是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較為抽象的課文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初中生提供形象且直觀的場景,成為了當今初中英語教學一大發(fā)展趨勢。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初中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亦可以矯正初中錯誤的發(fā)音。
其次,信息技術智能化及交互性等特點可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醫(yī)治初中生“啞巴英語”的良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初中生既可以與多媒體計算機設置的虛擬人物對話,又可以根據(jù)計算機修正自身發(fā)音、句法、詞法及習慣用語的錯誤。這對于初中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相結(jié)合亦可以提升課堂知識的容量。新穎、活潑的英語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引導初中生自主學習,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學習過程。
2 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2.1 初中生角色轉(zhuǎn)變問題
為了全面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后,初中生則會從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zhuǎn)化為英語知識的構(gòu)建者與主動發(fā)現(xiàn)者,這就要求初中生具有良好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將初中生英語教學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運用信息技術所特有的圖片、色彩、像及聲等多種影音效果來刺激初中生的感官,從而激發(fā)出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激情。與此同時,初中生利用計算機可以從網(wǎng)絡上收集更多的英語學習信息,在這些信息篩選與選擇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資源及知識的發(fā)現(xiàn)、構(gòu)建能力。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現(xiàn)已成為了初中生獲取知識,自主學習的直接、有效途徑,同時,它是初中生角色轉(zhuǎn)變、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工具。
2.2 英語教師角色轉(zhuǎn)變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初中英語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育意義上課堂教學的主宰,英語教師轉(zhuǎn)變?yōu)榱私虒W的指導者與組織者,協(xié)助初中生獲得英語知識,促進初中生英語學習的推動者。因而,在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過程中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是不可或缺的問題之一?!肮噍斒健奔啊耙谎蕴谩钡挠⒄Z課堂教育模式現(xiàn)已不適用現(xiàn)今的教學理論教學,而且教學效果也不佳。面對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師可能對于當前的教學理念很難在當下適應,短時間內(nèi),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效果也難以達到理想狀態(tài),因此,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對于當前的教學理論及資源要勤于鉆研,在實際的整合過程中不斷積累好的教學經(jīng)驗,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模式。只有英語教師熟練掌握及運用多媒體技術及信息技術等教學資源,才能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豐富的英語課堂環(huán)境計教學活動,為初中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礎與條件。
3 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策略
3.1 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資源工具
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的發(fā)展,校園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大校園中建立,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海量開放、形式多樣以及信息密集的資源庫。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在課程開始前將需要的教學資源整理成內(nèi)部網(wǎng)站或者文件夾,亦可以在虛擬光驅(qū)上設置各種書面或者文章教輔資料,譬如閱讀、語法、語音或者聽力測試題等,讓初中生根據(jù)自身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有關信息。初中英語教師亦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為初中生提供一些教育網(wǎng)址,引導初中生從網(wǎng)絡資源庫中收集、分析信息,成為初中英語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在信息獲取、分析及問題解決中,提供初中生的英語水平。
3.2 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交流工具
初中英語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是初中英語教學得以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初中英語教學的需求以及初中生的興趣,利用信息工具開設英語談論專題,譬如聊天室、BBS等,讓初中生在專題探討中明辨是非、各抒己見,從而提升初中生英語水平及實踐能力,實現(xiàn)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教師換可以將英語用語國家健康的網(wǎng)站推薦給初中生,通過E-mail,讓初中生與外國友人直接交流,從而豐富初中生語感能力,進而提升英語交際水平。
3.3 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
個人的智能與個性存在差異性、對于事件認識及處理的方法不同是眾所周知的,因而,初中英語教師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使面向全體初中生、實現(xiàn)初中生個性發(fā)展得以實現(xiàn)。初中英語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測試、游戲等教學軟件,引導初中生進行人機互動,發(fā)現(xiàn)問題,且及時給出指導。初中生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可以得到輔導與協(xié)助,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部分初中生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及個別輔導,從而可以克服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滿堂灌,學生跟著轉(zhuǎn)”的弊端,提升了初中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升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及效果。
4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將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對于如今的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及意義,是實現(xiàn)初中英語課堂創(chuàng)新的主要方法及手段。它可以轉(zhuǎn)變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及模式,亦可以激發(fā)初中生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初中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與此同時,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不僅是初中英語教學革新的重要途徑,而且是初中英語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方法。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致力于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這一過程,且為初中生英語的學習提供力所能及的協(xié)助,而初中生則應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提升自我創(chuàng)新意識,完善自身英語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 余新霞.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整合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 王立欣.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整合和運用[C]//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2013.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以達到交際能力等能力的提升。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學生害怕學習英語、不敢說英語的現(xiàn)象。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挖掘?qū)W生學習英語的潛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交際能力、生活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為師生互動和小組互動,因此,教師應結(jié)合教學資源的整合,對互動教學模式加以應用。
一、應用設疑探究的方式激發(fā)初中英語課堂互動
教材在教學中均作為最基本的課堂教學依據(jù)。在教學改革之下,目前初中英語課本知識的安排,對英語的學科知識體系和語言知識間的關系更加注重,其完整性和嚴密性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對于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生目前的思維能力并沒有較好的納入考慮,尤其缺乏對學生興趣的考慮。因此,教師需要較好的教學藝術進行研究和應用,可結(jié)合教學媒體,促使教學內(nèi)容形象化和個性化,應用圖片、視頻和圖片等教學設備和學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通過疑問的設置,促進學生與課本間的互動,提高課堂的互動性。
此外,教師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小組的討論形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引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理解和感悟,通過小組對話,或是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語感以及對學生的語言內(nèi)化進行規(guī)范。如,以“Keeping Healthy”一文為例,教師可應用情態(tài)動詞“must”和“must not”,要求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學習,并對“Keeping Healthy”的主題進行討論,提出學生自己的意見,如組織學生對“Go on talking about how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to keep healthy.”這一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應用設疑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并且對其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言表達具有較好的作用。
二、應用情景創(chuàng)設方式促進初中英語課堂人景互動
應用情景創(chuàng)設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較快地將學生帶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應用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形象的語言環(huán)境,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提升語言的理解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8A Unit3 A day out的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時,在基本的講解中,教師可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放映相應的圖片。在結(jié)束基本的課文講解后,教師可應用圖片、視頻等,向?qū)W生展示France,America,Australia的風土人情,并讓學生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Place of interest”和“Known as” 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通過學生的反復練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同時在情景創(chuàng)設時,將學生帶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增強其對文章內(nèi)容的體驗。
三、應用團隊合作促進初中英語課堂的團體互動
在互動教學中,學生間需要進行小組活動、討論,通過各成員間的集思廣益和團隊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可運用小組游戲、小組競賽和辯論等方式促進小組間的團隊合作,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個體的英語水平,并且有利于集體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時,在課程結(jié)束后,教師可讓學生分小組來討論本地的變化,分別從交通、環(huán)境等方面展開討論,讓小組代表隨即抽取,讓學生在課后,通過圖書館和網(wǎng)絡渠道進行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在下一節(jié)課時,讓小組代表進行演講,教師作出點評。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
四、應用實踐練習促進初中英語課堂的創(chuàng)新互動
應用互動教學的方式,通常能夠創(chuàng)造出輕松的課堂氣氛,并且在課堂內(nèi)外,均可通過實踐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應用實踐教學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邏輯順序,并找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在不斷的實踐練習中,尋找新的英語知識和構(gòu)建新的學習方法,并形成對創(chuàng)新知識概念的理解,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在學習過程中,為原有知識注入新鮮的血液,形成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并且有效地降低新知識理解和掌握的難度。
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第一課時時,教師可運用交通工具導入教學,讓學生回答用什么樣的交通工具上學。教師可用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樣句式的引入,通過先對原先掌握的交通工具的復習,再進行新的知識,如underground,double-decker,light-rail等的學習。又如,在學習8A Unit3 A day out第一課時中Where are they?時,在課文一開始時,教師可將世界著名的建筑圖片展示給學習,并且給出這些建筑所在的國家,讓學生一一找出建筑和國家的對應關系,通常學生均會根據(jù)自身的理解來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還需要詢問其原因,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但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情有較好的掌握,明確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從而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做到巧設契機、鋪橋搭路,達到練習、提問和復習的目的。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式、啟發(fā)式的思考,并轉(zhuǎn)化成為新知識學習的良好機遇。如,以9A Unit 5 Grammar為例,教師可應用情態(tài)動詞“must”和“must not”,要求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學習,并對“Keeping Healthy”的主題進行討論,提出學生自己的意見,如組織學生對“Go on talking about how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to keep healthy.”以此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中。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求知欲望,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結(jié)合課堂內(nèi)外的教學準備和教學設計,應用設疑、情境創(chuàng)設和團隊協(xié)作的形式,促進學生與課本間、師生間和學生間的教學互動,并在實踐教學中,認真地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彌補不足,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梅華.加強課堂互動,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談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4(26):603-604.
[2]張飛.提高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效率的策略研究:讓激情互動從導入開啟[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4(8):213-214.
[3]翟雅靜.期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J].金色年華:下,2012,1(3):291-292
[4]劉育煜.淺談新課程下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對策[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2,4(9):302-303.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活動情境;途徑
中圖分類號:TM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2-0228-01
引言
在我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強,并且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普遍不高,再加上我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英語的學習缺乏必要的語境,因此初中生學習英語面臨著十分困難的境地。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在課堂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不妨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進行英語課堂教學。
一、初中英語課堂情景教學法的內(nèi)涵
情景教學法就是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把枯燥的語言現(xiàn)象在情景環(huán)境中轉(zhuǎn)化為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調(diào)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方法。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nèi)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充分體現(xiàn)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使學生能夠?qū)W以致用”。情景教學體現(xiàn)了英語教學改革整體化、情景化的內(nèi)在靈魂與要求,適應了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
二、初中英語課堂情景教學法的作用
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夠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其次,它能調(diào)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從而把學生注意力、興趣引導到學習對象上,進而使學生對學習對象獲得深刻、完整的理解,易于鞏固。最后,情景教學法有利于使學生獲得感性材料,把課文內(nèi)容與實際情景、事物聯(lián)系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深刻的概念。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的途徑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圍繞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教學內(nèi)容來進行,主要分以下教學活動情景。
(1)創(chuàng)設直觀情景
直觀情景的創(chuàng)設適合低年級英語學習的學生。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一定的語音和語法基礎,我們可以采用直觀情景法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直觀情景教學法包括實物教學法、圖片教學法、簡筆畫教學法等。
學生剛開始接觸到的詞匯大多表具體事物,如學習用品、水果、食品等,教師講授這些單詞時可給學生展示具體實物;在講授家庭成員、職業(yè)、交通工具、動植物等英語詞匯時,可采用圖片情景教學法。對于個別用語言不好描述的英語詞匯,教師可采用使用簡筆畫的方式來描述,比如在講解家庭成員關系時,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小男孩的頭型,然后邊上畫出他的妹妹,然后根據(jù)課文中提到的關系,依次畫出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讓學生對家庭成員的關系有清晰的了解。
(2)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在平時的講課或輔導過程中可以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教學法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得體、巧妙的問題,把學生引入我們所設問題的情景之中,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愿望,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
(3)創(chuàng)設模擬情景
模擬情景是指一種虛擬的或者能夠激感的場景。詞匯只有在語境中才有意義。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模擬的情景進行教學,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課程特點將學生置于他們較熟悉的日常交際情境中,讓學生真正地參與一些情景活動,在模擬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語言要素。
我們還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游戲場景。在講解部分單詞時,我們可以把班內(nèi)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派三個代表走到教室前面,然后一個學生在黑板上寫單詞,一個學生用英文描述,一個學生根據(jù)描述猜單詞。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
四、情景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利用游戲進行情景教學
游戲是能有效地防止學生產(chǎn)生疲勞和厭倦的最好的方式。初中學生不僅對游戲興致勃勃,而且能夠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機智,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在教學中適當引入游戲,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十分自然的情景中記住單詞、句子,還可以激發(fā)學生使用語言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例如,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模擬生活情景,將學生放在真實情景中學習英語,這也要求教師應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教Where did you goon vacation?的有關內(nèi)容時,利用靈活多樣的角色表演,讓學生去感覺、理解、掌握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既逼真、又生動有趣的情景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鍛煉了運用英語進行說的能力,比枯燥地讀一讀、翻譯解釋,效果要好很多。
(二)運用情景對比,啟發(fā)英語思維
由于漢語和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不同,在講授英語時,可以把兩種語言環(huán)境加以對比,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例如,在講授英國、法國、美國的國名及首都名稱時,適時地講解一些英、法、美三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三國的聯(lián)系,從而引起學生對英語語言發(fā)展的強烈興趣。
(三)充分調(diào)動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習動機
現(xiàn)代心理學證明,在學習中,如果學生態(tài)度積極主動,所學的知識就能夠更有效地被吸收和理解,學習效率就能夠大大提高。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對成功的渴望等特點,采用相應的輔助手段以達到目的。
例如,在教“fruits”(水果)這一話題時,可以先讓學生們分組討論自己知道的水果種類,接著針對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各種水果名稱進行介紹,將課堂前準備好的有關圖片,分發(fā)給每組學生進行傳閱,讓他們能比較真實地理解課文中所闡述的內(nèi)容。這樣既活躍了課堂,又滿足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與動機,使這堂課的教學任務在輕松、熱烈的氣氛中圓滿地完成。
(四)運用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境
課堂學生表演是在使用英語新編教材時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中使用的表演主要有兩種:第一種要求“進入角色”,即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體會角色的心理變化。第二種表演是“扮演角色”,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學完教材內(nèi)容之后,除了讓學生按教材要求完成各項練習外,還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或英語興趣小組等活動中表演所學內(nèi)容,如“打電話”“問路”
“借物”“購物”“看病”等日常交際活動。由于學生進入角色、表演角色,對課文中的角色就容易產(chǎn)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強了內(nèi)心體驗。同時,表演的過程也是把所學英語知識轉(zhuǎn)化為英語交際能力的過程,這一點正是英語教學課標所強調(diào)的。
結(jié)論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恰當運用這一教學法,既能有效地解決目前學生厭學英語的問題,又能有助于學生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培養(yǎng)。情景教學法在英語中起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廣大英語教師應努力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這一方法,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合格的、適應社會需要的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衛(wèi).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情境[J].教育教學論壇,2012,21:59-60.
[2] 胡淑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的途徑[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1:155-156.
[3] 李建平.構(gòu)建初中英語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J].新課程(中),2015,06:74-75.
關鍵詞:語境;初中英語;英語教學;重要性
G633.41
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語境教學方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加強研究與分析語境在初中應用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而不斷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此來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一、語境的含義
通過對語境含義的了解,我們可更高效的認識到語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下面,就針對語境的含義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語境,通俗的講就是指語言使用時所處的環(huán)境。它不僅包括語言交談時的具體場合,而且還包含著語言所反映出來的背景。而語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不斷的將語境應用到初中的英語教學中,進而不斷的創(chuàng)新新型的教學理念,以此來有效的促進英語教學的完成。
二、 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就針對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下面,就針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1.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缺乏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是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組成英語學習的五大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等五個部分。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對于促進英語的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英語是我國的第二大語言,因此其在運用時易受到漢語的影響,進而就不利于學生學習英語。
2.學生學習英語的總體興趣不高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當前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英語考試成績,對于英語的真正教學理念缺乏較為深刻的認識,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英語單詞的詞義較多,況且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高,學習任務也逐漸增大,這樣也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進而也就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課程的設計滯后于時代
S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的課程設計也應不斷的更新,進而才能有利于英語課堂的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的許多英語老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對于傳統(tǒng)課程設計的依賴較大,從而就導致英語的課程設計還滯后于時代,進而就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
4.學生缺乏口語練習
口語練習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然而,有些老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卻忽視了英語口語的練習,進而就造成了學生英語口語較差。此外,老師在口語課堂上,往往讓學生模仿相應的口語發(fā)音,對于口語的真正讀音并不加以深究,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生忽視英語發(fā)音的重要性。
三、 語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力
英語的語篇主要是由單獨的記敘以及對話而形成的。因此,我們應不斷的提高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力,進而才能有助于學生對課文整體內(nèi)容的理解。其中,語境主要是由三元素原則等多方面體現(xiàn)的。因此,學生應通過對語境的分析,來有效的了解或推理出全文的內(nèi)容的內(nèi)在邏輯和內(nèi)涵,進而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教學主要是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為目的的。因此,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一定要營造一種生動的語言學習氛圍,進而才能不斷的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因此,在英語課堂中運用語境教學時,可以首先運用一定的實物來引導學生走入文章的環(huán)境,進而讓學生對文章所述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以此來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進而促進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
3. 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水平
初中英語教學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感受英語氛圍的同時,讓學生對相關的語法、語義以及單詞有一定的理解,進而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對整體文章的了解,從而才能有效的學以致用。因此,在英語課堂上,老師應不斷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分析語境內(nèi)涵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在英語的表述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提高英語的綜合水平。
四、總結(jié)
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進了語境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而通過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運用一定的語境教學,可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進而不斷地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與記憶。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語境的含義,進而認識到初中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以此從提高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力;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水平等方面來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湯琳.促進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聯(lián)系語境[J].校園英語(上旬),2014,(11):212-212.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應用
一、前言
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推進,各階段教育也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谙嚓P新課標要求下,初中英語教師應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開展相應的互動式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幫助學生進行個體發(fā)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基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培養(yǎng),充分運用興趣型任務、合作任務、教學有效評價等模式開展互動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這樣對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不斷提升和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有著十分重要意義,進而促使初中英語教學良好發(fā)展。故本文就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展開探究。
二、互動教學模式簡介
互動教學是基于某個課題或任務教學目標,利用語言進行交流方式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形式。主要以創(chuàng)建和諧、互動的學習氛圍為核心,進行信息動態(tài)交流,實現(xiàn)教學共振,真正演繹教與學相長?;咏虒W課堂具備的特征包括:(1)動態(tài)角色的轉(zhuǎn)換?,F(xiàn)代課堂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則作為輔導作用存在,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隨著教學活動不斷推進而呈現(xiàn)動態(tài)形式變動發(fā)展;(2)以體驗為主?;咏虒W過程中重要體驗,通過讓學生進行教學活動體驗以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感知能力。另外,體驗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運用與組織英語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想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英語思維能力;(3)雙向傳播。雙向傳播與傳統(tǒng)傳播有著明顯的差異,傳統(tǒng)的傳播主要是單向傳播,是指教師單方面向?qū)W生進行知識傳播。而雙向傳播不再是教師單純向?qū)W生進行知識傳播,學生也可以向教師進行信息傳播與交流,而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同時可以進行信息傳播與交流。
三、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一)創(chuàng)設興趣型任務
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合理、科學創(chuàng)設興趣型學習任務。初中英語教師應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創(chuàng)設興趣型任務,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精神,并使學生在教學中享受樂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任務的積極性,還可以不斷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上完七年級下冊Unit 2 Neighbours后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情境任務:設定Neighbor、police、visitor、Volunteer等角色,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運用課文短語自行組織對話內(nèi)容,如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be going to do sth.”、“What are your neighbours like ?”、“be like”等,這樣教學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更具有吸引力。學生可以充分運用所學單詞及句型、短語進行自主設計對話內(nèi)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既可以鍛煉口語表達水平,又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與應用,同時還可以在學習中獲取樂趣。
(二)創(chuàng)設合作任務
初中英語教師應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合作任務,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完成教學任務。通常通過創(chuàng)設合作任務模式開展互動課堂教學活動,而合作任務模式以小組合作形式為主,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通過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互動學習。進行分組后應由小組組長明確分配各個成員的組內(nèi)職責和相應任務,通過獨立完成和相互協(xié)助完成任務,同時教師可以隨時予以適當?shù)闹笇c幫助,這樣又可以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另外,教師在組織學生分組時還應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影響不斷合理優(yōu)化小組編排,如男女比例、學生實際水平等。分組后還應隨時關注小組成員之間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動情況,適當予以輔助,使合作氣氛活躍起來。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上七年級上冊Unit 4 My day一課時時,根據(jù)班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高低及男女比例進行分組,若班級總?cè)藬?shù)為偶數(shù),則分組人數(shù)以偶數(shù)為準,通常分為2人或4人一組,若班級總?cè)藬?shù)為奇數(shù),則分組人數(shù)以奇數(shù)為準,通常分為3人或5人一組。分好組后,先讓每個小組進行組內(nèi)談一下自己今天的學習活動安排或是周末的活動安排,并將安排以簡單的英語表述記錄到白紙上,同時讓學生以am.和pm.的形式標記好時間,然后隨機抽選一個名組員到講臺上向全班介紹自己一天的活動安排內(nèi)容,或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讓上臺學生進行回答,讓別的小組成員提問,如“When do you get up every morning ?”、“When do you do after-school activities?”等,若提問的內(nèi)容超出被提問者的水平,可以由被提問者所在小組成員予以幫助回答。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促進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精神與互助精神,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任務,發(fā)揮每個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大大提高任務完成的效率。
(三)進行教學有效評價
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及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肯定與鼓勵。主要表現(xiàn)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是課內(nèi)練習設計,初中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基礎水平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使基礎練習更具針對性,有利于檢測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為教學評價方式,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中除了要實施自身評價方式,還要實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方式,以促進教師與學生相互進步,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進行初中英語教學互動教學模式時,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目的,進行動態(tài)知識傳授。
【參考文獻】
1.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1.1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英語教學中的三大主體:
① 教師方面:師資缺乏、結(jié)構(gòu)不合理,教學方法相對陳舊
② 學校方面:農(nóng)村初中教學設施總體相對較差
③ 學生方面:學習英語缺乏主動性,興趣不濃厚
1.2 形成的原因
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有:①經(jīng)濟因素② 師資因素③ 教學模式因素④學習環(huán)境因素。
2.農(nóng)村初中英語小班化教學方法研究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可知,一些學校小班化教學常用“分層教學”的模式。所謂“分層教學”是指,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不同類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來研究設計具有不同層次要求的教學目標,并給予其不同形式的輔導和培養(yǎng),使各類學生在各自的不同起點上分別選擇不同的學習速度、學習方法、學習要求,去獲得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其依據(jù)主要是古人孔子主張的“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在哲學之中,也可找到分層教學的緣由,如馬哲中提到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tǒng)一”?!胺謱咏虒W”具體地操作主要有年級分層教學、班級分層教學和學科走班分層教學三種。
3.農(nóng)村初中英語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
結(jié)合以上關于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以及目前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并本著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以及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分級標準與實施建議,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教學管理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整體改革和創(chuàng)新,與此同時,通過本人在浙江省平湖市黃姑中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探求、摸索、借鑒、吸收與實踐,從而創(chuàng)建出一種符合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實際的小班化教學新模式,以促進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以及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具體做法以本人在黃姑中學教授初中八年級(下)Module One :Hobbies為例:
3.1 備課方式
本人主要從備教材、備學生、備授課方式和組織形式等三方面著手備課。在備教材方面,主要包括認真專研授課時所用教材、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嘉興教育學院編制的《初中英語學習目標與教學建議》和其他英語教學參考資料。例如在準備Hobbies這一模塊時,筆者會首先認真研讀嘉興教育學院編制的《初中英語學習目標與教學建議》,并根據(jù)模塊1所要求的課標內(nèi)容、學習目標、重難點等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為Hobbies這一模塊的教學編制具體的目標,如學生必須要基本掌握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學習策略(自學策略、合作學習策略等)、文化意識、情感態(tài)度、語法等內(nèi)容,同時梳理重難點內(nèi)容。
在備學生方面,主要是了解所教授班級的總體情況以及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并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征,同時重點關注英語學科的“學困生”,然后據(jù)此對學生進行分層,如分為三類(英語學習能力好;一般;較差),針對每一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和內(nèi)容(但必須都在基本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上),進行分層教學、分層作業(yè)、分寸批改和分層評價。
在備授課方式方面,主要根據(jù)教學任務、內(nèi)容及學生特征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之既要達到教學目標,又要激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如在設計Hobbies這一模塊時,筆者會在授課中融入小組自由討論各自愛好的環(huán)節(jié),并邀請學生上講臺進行關于“hobby”話題的對話演練等等。
3.2 授課方式
為了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讓學生主動地、快樂地、充滿興趣地去學習英語,本人在幾十年的英語從教生涯中不斷摸索出一套較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以搞活課堂學習氣氛、實現(xiàn)試試雙向互動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目標。
利用小班化教學模式中班級人數(shù)少的優(yōu)勢,可以使英語教師更好地了解班級中每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能力,然后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聯(lián)系,使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從而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利于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的、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
3.3 課堂反饋與評價
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人數(shù)少,更利于英語教師及時的進行教學反饋和評價。如當學生在回答問題偏離主題或沒有思路、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可以及時的給予指導性的建議;當每個合作學習小組完成課堂中布置的任務,可以及時的點評每個小組,贊揚其優(yōu)點和特色,提出其缺點和不足并給予適當?shù)狞c撥。通過這樣一種及時的反饋與評價,可以使每位學生在每節(jié)課的英語學習中都可以有所成長,長遠來看,這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學習能力。
4. 結(jié)語
本文主要探索、實踐農(nóng)村初中英語小班化教學模式新方法,在借鑒以往小班化教學模式的經(jīng)驗,吸取其不足并結(jié)合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等的基礎上,對備課方式、授課方式、課堂反饋與評價等方面進行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創(chuàng)建一種符合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實際的小班化教學新方法、新理念。
參考文獻:
[1]張學華.小班化教學及其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3(9)
關鍵詞 中小學;英語;銜接、]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已經(jīng)漸漸普及,小學英語是初中階段英語的基礎和拓展,但兩者的教學側(cè)重點、方法都有所不同,如果做不好二者的銜接,就可能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中學英語老師可能抱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打好學生的英語基礎,小學英語教師也可能責怪中學英語教師在嚴格的教學氛圍 中傷害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和小學英語教學的脫節(jié)是英語教師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何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讓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初中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是中小學英語教師都關心的問題。
一、教師要吃透英語教材,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
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應當互相了解對方的知識體系、教材和課程標準,這樣就能使不同階段的英語知識能夠融會貫通。一般而言,初中英語教學和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知識層次也有差距。小學生學習英語時,游戲教學居多,小學生在游戲和模仿中,能學會一些單詞和一些簡單的句型。小學英語學習一般不強調(diào)筆頭練習,教學上只是要求學生能夠背熟會話、課文即可。小學英語的練習很少,頂多都是一些拼寫、抄寫練習,最多的練習一般都是在課堂上的游戲中完成的。由于學習方式的輕松愉快,很多學生對小學英語是很有興趣的,也基本上能接受所學的內(nèi)容。小學英語教學沒有語法知識,有關語法的知識內(nèi)容都靠增強記憶來解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利用學生喜歡玩的天性,寓教于樂,在快樂的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教學效果往往較好。到了初中階段,英語教學就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初中英語注重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鞏固英語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逐步形成英語簡單交流的能力。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是基礎,是啟蒙,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拓展,二者在知識體系上是相互聯(lián)系而相互銜接的,只有二者的相互協(xié)調(diào)和配合,才是搞好英語教學的前提。 二、教師要更新教學方法,逐步調(diào)整初一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以游戲為主,方式靈活、多樣,進入初中以后,英語教學方式就變的比較單一。為了讓學生能適應初中的學習方式,初一英語教師要搞好銜接,就不能丟掉小學英語課的活躍氣氛。教師要抓住教材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還得適當調(diào)整教學方法,從初一英語教學目標出發(fā),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模仿、機械訓練的英語學習,平穩(wěn)過渡到交流運用的學習目的。
在教學中,初一英語教師可在大綱允許的范圍內(nèi),相對自由的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進度,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表演,激發(fā)并鼓勵學生的學習信心??蛇m當借鑒、延續(xù)小學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引入對話練習、做游戲、唱歌謠和講故事等形式。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爭取最大限度的消除學生害羞和緊張的情緒,讓初中學生繼續(xù)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上好英語課,逐步的、漸進式的適應初中的英語課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不至于感覺初中小學的學習差距過大,才可以繼續(xù)維持那些本來喜歡英語的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最終才能更好更快的地達到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要注意中小學教學評價的銜接
針對初一學生,英語教學評價要適當照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適應過程,英語考試和檢測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要努力做到難易適中,既要讓學生能夠回顧小學所學,保持動力與信心,也不能夠丟掉當下的學習??茖W、適度的檢測考試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能為教師的備課、上課提供依據(jù),還可據(jù)此還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適度的考試檢測能讓后進的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讓他們能夠迅速的認識自己的問題,才能科學的調(diào)整學習計劃,改正不足。初一英語的檢測考試,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同時也著眼于能力培養(yǎng)的檢測;要兼顧小學和初中階段的知識,做到筆試與口試相結(jié)合,知識與能力共注重,難易適度,分值科學合理。
四、教師要注意學生學習方式的銜接
小學生的英語課課時安排少,其目的是適當學點英語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為初中英語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小學生學英語是在游戲中學,課業(yè)負擔很輕。到了初中以后,因為教學目標的改變和學習任務的加重,英語的學習已成為學生的必修主課。初中階段也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回答問題和課堂互動,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yè),課后認真復習的好習慣。另外,要積極引導學生改變以往的簡單的學習方法,如小學生記英語單詞,常常是用一個一個字母死記硬背的方法,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音標、構(gòu)詞法等知識,讓學生嘗試用別的方法更好的記憶單詞。學生應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多讀多背、聽課聚精會神,認真記筆記、整理筆記、認真完成作業(yè)。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主動找出不足,勤于鉆研探索,充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曉廣.初中英語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M].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鄭宇醒..教材分析與教案編寫[M].寧波出版社,2002.
[4]梁儀.初中英語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教育;策略
一、情感教育
S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觀念早就深入人心,“情感教育”是相對于“認知教育”提出來的,要求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就整體而言,初中課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和自律精神;正確認識并較好地處理哥們義氣;傳授一些自我情感調(diào)控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加強情感心理咨詢和輔導;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科學志向和高尚的社會理想;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情感生活,同時防止不良情感的影響。而初中英語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從課文中發(fā)掘能夠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地方,例如,在學習our hobbies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教會了學生英語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二、方法與策略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之一,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高低,課堂教學如果不能把情感融入其中,將是教育的一大損失。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學活動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良好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應該做好課前準備,對整個課堂有較好的把握,而且教學設計要趣味盎然。第一,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例如,在I have a family這一課中,每個人都有家庭,也有對家庭的看法,課本上只是簡單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例如“Is the young man in a green T-shrit your uncle”這一句中,只有uncle是要求的生詞,但是就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講自己的叔叔是什么樣的。雖然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可能還不能完整地用英語復述自己的觀點,但是,教師可以讓他們用中文說,然后挑一些簡單的句子進行翻譯。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加強對家庭的感情,加深對家人的愛,這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第二,運用游戲的方式。初中生正處于好玩的年紀,注意力不能夠長時間集中,通過游戲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熱情,那么情感教育就更談不上了。例如在The birthday這一課時,如果恰好和班級里某位同學的生日重合,那么就可以提前讓學生一起為過生日的同學策劃一場生日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第三,教師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情感教育的眼睛。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初中英語老師都認為英語就是教會學生英語,讓學生的英語上一個水平就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在素質(zhì)教育下,我們更加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上面的兩個方法而言,都需要教師通過課程設計,自己去發(fā)掘課程中的情感目標,然后在教學中不斷地貫徹情感目標。而學生也需要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有效的配合,提高課堂參與度,使自己能完全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
2.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
在應試教育中,教師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但是一個班級成績好的只有幾個人,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學會用全面的觀點去看待學生,同時做到以鼓勵為主。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愛表現(xiàn)、自尊心強的階段。他們會很在意教師的評價,有時候教師的一句鼓勵就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而教師的不恰當?shù)呐u會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成為一個“壞孩子”。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及時地贊美學生,例如“good job”“excellent”等等,這樣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此外,在課后作業(yè)上,也可以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不要單純地在作業(yè)本上寫上A,B,C等級,還可以寫下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近期的觀察,例如“你最近進步很大,老師很高興?!薄澳阕罱悬c退步,希望能夠繼續(xù)努力”等等評語,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也使學生的人格更加完善。
初中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情感目標,初中英語課堂同樣應該抓住這個重點。在明確了情感目標的定義后,通過課堂教學的改變進一步完成情感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英語學困生 英語教學 轉(zhuǎn)化策略
英語是學生學習的母語以外的第二種語言。在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學生缺乏語言環(huán)境,沒有實踐與交際的機會。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個體原因,出現(xiàn)一部分在英語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即學困生。如何轉(zhuǎn)化英語學困生就成了每一位英語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筆者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談談看法。
一、關愛學困生,激發(fā)學習熱情
學困生都很敏感,往往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引起他們細微的心理變化,而使他們產(chǎn)生羞怯感、自卑感。因此,教師對待優(yōu)秀生和學困生,僅僅做到一視同仁是不夠的,還要用真誠、熱情、關愛和尊重感染學困生。此外,對待學困生,人們常常提倡以表揚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但是筆者認為,不能一味地給予表揚,雖然過多的批評會使學生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但是輕率的表揚也可能增長學生驕傲的情緒。教師要在表揚與批評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原因,感受到老師的真誠與對他們的希望。曾經(jīng)筆者班里有一個學困生在考試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筆者及時給予了表揚,同時又批評了他,因為他有幾道題是把單詞寫錯。告訴他,學習英語,首先就要記住單詞,單詞是學習英語的橋梁,希望以后把每課的單詞都牢牢記住。這位學生聽了沒有消退學習熱情,反而在以后的單詞默寫中錯誤越來越少,有時還得到滿分。顯然,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以真誠的關愛為基礎,讓學生了解老師的用心,認同老師的關心和責任感。當學生覺得老師嚴而可親、嚴而有愛時,他們更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教學。
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困生的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學困生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就要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些符合學困生的英語活動,除給予他們更多的動腦開口的機會外,也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此,筆者認真鉆研整合教材,深入淺出,重點關注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和情境創(chuàng)設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9AUNIT4語法板塊的“while”,“as”時,筆者將語言操練情景設計為談論英語老師及其家人的晚間活動,這一話題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包括學困生)。在學生討論后,筆者將自己及家人的活動用PPT呈現(xiàn),例如:While I was washing the dishes,my husband was working on the computer.通過這種方式,學困生也能輕松地發(fā)現(xiàn)while可以用來連接兩個長動作,在語境中輕松掌握了while的用法。在教授“as”時,筆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為此,筆者進行了如下設計:Last Saturday,as I was walking past the bookshop,I suddenly fell over.As I fell over,I suddenly thought of buying an English book.學生們哈哈大笑,一些學困生也當起了自己生活的編劇,積極開動腦筋,給出了精彩的回答。例如:As/While I was walking past the police station,I found a wallet on the ground.As I picked it up,I suddenly thought of giving it to the policeman.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困生積極加入進來,雖然他們說得不是那么流暢,且問題頻出,但他們的參與讓筆者覺得他們終有一天一定會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
三、課外輔導,建立學困生的自信心
轉(zhuǎn)化學困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上,還要延伸到課外輔導中。課外輔導就是老師根據(jù)學困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集體輔導或者一對一的輔導。課外輔導有利于幫助學困生及時解決當天的學習難點,增強學習自信心。筆者在課外輔導教學中也進行了一些嘗試。
1.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定期與學困生進行學習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疏導。這不但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心,而且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困生的學情,調(diào)整輔導策略。
2.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根據(jù)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學困生的學習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太遠,如果過高過遠,學生無法實現(xiàn),就會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恰當?shù)膶W習目標應能讓學生稍微“跳一跳”,就能摘到成功的果實。
3.實現(xiàn)作業(yè)面批。作業(yè)面批不僅能讓老師及時了解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還能讓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探討。對學生的進步,老師要進行鼓勵和表揚,對學生沒有理解的知識點,要及時輔導,鼓勵學生不懂就問,爭取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四、發(fā)揮集體力量,齊抓共管
在英語教學中,光靠教師一個人轉(zhuǎn)化學困生,難免力量單薄、顧此失彼。因此,教師不僅要發(fā)揮班集體的力量,還要爭取家長的配合,促進學困生積極向上。
1.開展生生結(jié)對活動。在班級中實行一對一結(jié)對活動,讓優(yōu)等生的學習氣息、學習動力感染學困生、鼓勵學困生,以便學困生轉(zhuǎn)變與進步。
2.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在英語教學中,有很多是口頭作業(yè),比如背誦課文、聽錄音,等等,而學困生的自覺性比較差,這就需要家長密切配合管理。教師可以通過家校路路通、家訪、電話等形式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及時交流學生在校內(nèi)外的學習情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為學困生轉(zhuǎn)變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這也是轉(zhuǎn)化學困生方法的重要途徑之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轉(zhuǎn)化學困生的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時間里就見效,因為學生的落后不是一天造成的。我們要不懈努力,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善待他們,把愛與尊重灑向每一個學生,讓朵朵花兒都能在我們的教育下幸福地綻放。
參考文獻:
[1]嚴明貴.英語課堂中教師偏愛對學生的影響.中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