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士實習自我總結(ji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祖籍中國上海的趙小蘭,出生于中國臺灣,8歲隨父母移居美國,曾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她創(chuàng)造了美國歷史上華裔的多個第一:首位華裔內(nèi)閣、首位亞裔女性內(nèi)閣、首位二度入閣的華裔女性。
趙小蘭是家中長女,她下面有5個妹妹,個個不讓須眉,學有專長,各有建樹。
趙家6個女兒全都出自美國名校,其中有4個女兒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二女兒趙小琴是威廉和瑪麗學院的碩士;三女兒趙小美出任過紐約州消費者保護廳廳長;四女兒趙小甫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是一位律師;五女兒趙小亭也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碩士,如今是大學教授;六女兒趙安吉,用3年時間讀完哈佛學士學位,在獲得企業(yè)管理碩士后,回到父親的福茂航運公司挑大梁。
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說:“我這個做爸爸的一天到晚在外面忙,女兒管得好,都是她們媽媽的功勞?!彼齻兊哪赣H叫朱木蘭,是安徽滁州來安人。她教女有方,將6個女兒都培養(yǎng)成才,她常說:“我們給女兒的嫁妝不是金錢,而是教育?!?/p>
處變不驚的氣度
趙小蘭在題為《平凡與偉大――獻給我的母親朱木蘭》的文章里寫道:“從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了我的母親,我幸運地成為她的大女兒。許多年之后,她又相繼成為我們姐妹6人的母親。我叫小蘭,就是源于母親的名字。我是她的一部分,將傳承她的血脈和精神,直至終生?!?/p>
母愛是什么?從趙小蘭多次回憶母親的口氣中,大概可以得知:如果說父親趙錫成為女兒們構(gòu)建了遮蔽風雨的房子,那么母親朱木蘭就是這座房子的基石,它不顯山露水,但支撐、呵護著6個女兒健康成長。
當年趙家在臺北時,父親趙錫成一年有9個月出海在外,在船上服務,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靠朱木蘭一人打理。雖然趙先生的薪金比別人優(yōu)厚些,但家里人口多,還得靠太太勤儉節(jié)約過日子,包括使用煤球燒火煮飯。來到異國他鄉(xiāng)后,創(chuàng)業(yè)初期朱木蘭整天想的都是怎樣用有限的美元讓全家人豐衣足食。她從不說自己的難處,以免擾亂全家的寧靜。在趙小蘭的記憶里,母親總是那樣從容不迫,為全家準備可口的一日三餐,家里也總是干干凈凈、舒適溫馨。
趙小蘭赴美一年后,看到周圍朋友過生日時都會舉辦生日派對,于是也想舉辦一次自己的生日派對。媽媽完全贊成。于是,趙小蘭邀請了許多同學,并和媽媽做了精心準備??墒悄翘焱砩现粊砹藘蓚€同學,趙小蘭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母親自然將女兒的失望看在眼里,但她不動聲色,照樣為女兒高高興興地舉辦生日派對,照樣切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灌輸處變不驚、不卑不亢、自尊自重的生活態(tài)度。
趙小蘭曾這樣概括母親對自己的言傳身教――“母親讓我們愛惜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尊嚴,讓我們保持自己的價值觀,知道要為美好的事物而奮斗。因此,面對男孩或者其他什么人,我們都不會示弱。我們自重,言行得體,不做讓自己難堪的事情。母親讓我們清楚地懂得,我們來自一個有教養(yǎng)的家庭,儀態(tài)要端莊,舉止要正確?!?/p>
趙小蘭出任美國勞工部長職位后,對母親說的一席話令人回味:“媽媽,也許現(xiàn)在別人對我的看法不一樣了,但我個人覺得沒有什么不同,我還是原來的我。其實,還有許多比我更優(yōu)秀的人,只不過我的運氣比較好而已?!?/p>
當了部長,趙小蘭認為自己還是原來的趙小蘭,這就是母親的影響。
愛而不嬌,嚴而不苛
朱木蘭教女有方,傳到了老布什總統(tǒng)的耳朵里。一次,老布什在白宮接見趙錫成夫婦和他們的6個女兒,并特地對夫人芭芭拉提起,要向朱木蘭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朱木蘭取中西方科學教育之精華,在中西文化和人生交叉的坐標中選擇最佳點,中西合璧,因材施教。朱木蘭治家,基本上沿襲中國的傳統(tǒng),并不洋派。她自我總結(jié)說:“我對孩子是嚴而不苛。規(guī)定的事,一定要做到,而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她們年幼時,晚飯后孩子的父親處理公務,我就讓孩子們做功課,大家都不可以看電視,我也一樣。后來,家庭富裕了,請了傭人,但我規(guī)定孩子們必須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間。年輕人不能太早就被人伺候,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分擔家務?!?/p>
每逢周末,她就和女好且黃鹱黽椅瘢包括整理花園、清理游泳池,甚至家門口那條寬36米長120米的柏油車道,都是由小蘭的父親帶領幾個女兒一尺一寸鋪設而成。在母親的管教下,每個女兒的內(nèi)務都由自己管理,睡前自己調(diào)好鬧鐘,第二天準時起床,趕校車上學。
趙家還有一條不成文的家規(guī),那就是父母請客,女兒們不上桌,但一定要出來見客,并為客人們上菜、添飯。朱木蘭說:“人生并不是只會讀書便足夠的。招呼客人,其實也是一種訓練,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常對女兒們說,人生做事好像開車,不能只會開直線,有時候必須左轉(zhuǎn)右轉(zhuǎn)。不要把伺候客人當辛苦事,當你們讀書讀累了,招呼招呼客人,不也是一種放松和休息嗎?”
朱木蘭教育孩子,既注重中國傳統(tǒng)“忠孝節(jié)義”儒家思想的教育和中國固有文化價值觀的培養(yǎng),也注重通過西方民主的溝通方式和孩子們獲得共識,使孩子遵守與父母間的協(xié)議和共識,并漸趨智慧和成熟。
1986年10月,趙錫成夫婦參加三女兒趙小美的婚禮。
三女兒趙小美結(jié)婚,晚上親友們到趙府吃夜宵,趙小蘭親自為大家盛飯。她的大姨父張祥霈先生打趣道:“今天這碗飯價值連城,真不敢當,有勞副部長(當時趙小蘭任聯(lián)邦政府運輸部副部長)來端飯。”家規(guī)如山,持續(xù)至今。
還有一條家規(guī),女兒們在外面的花費,要拿收據(jù)回家報賬。
趙小蘭念大學的學費,曾向政府貸款,暑假時打工賺生活費。朱木蘭常對女兒們說:“我主張儉省,但如果你們要學東西,絕對不省。只是既然要學,就有責任學好?!?/p>
對女兒的教育,朱木蘭總結(jié)了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嚴”。
認真做事,鍥而不舍
朱木蘭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做事鍥而不舍的精神。
小蘭在臺灣讀小學時,所住的小區(qū)停電,朱木蘭為女兒點上蠟燭,像平時一樣看著小蘭完成當天的作業(yè)才休息。第二天,全班只有趙小蘭一人交得出作業(yè)。甚至在赴美前夕,下午就要從臺北趕車到高雄,而當天上午趙小蘭照舊背著書包,按時到校學習。
朱木蘭從小培養(yǎng)女兒們對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從不直接告訴女兒什么是“是”,什么是“不是”,她總是循循善誘,加以啟發(fā),讓女兒們自己做出判斷,得出結(jié)論。面對女兒們的不同觀點,她也從不高高在上,而是和女兒們展開討論,讓大家在討論中明事理、辨是非。
比如在對小女兒趙安吉的教育上,朱木蘭并沒有因為她是自己最小的孩子而格外開恩。安吉上小學四年級時,不愿像姐姐們那樣學習鋼琴,她迷上了法國號,于是向父母提出學習法國號的請求。朱木蘭同意了,同時她也提出“要學,就不能半途而廢,一旦開始至少要堅持一年”的要求。當時,安吉是個10歲的小女孩,而法國號幾乎同她一般高,這個金屬樂器對當年的她而言,顯然是個龐然大物,搬動都不容易,更別說吹響它了。面對這些問題,朱木蘭要求女兒自己想辦法解決。迫于當初的承諾,小女孩欲罷不能,只能每星期獨自搬到學校參加3次訓練,這種“小人背大號”的滑稽局面,直到熬滿當初約定的一年時間才結(jié)束。
朱木蘭正是以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讓女兒們懂得了做事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另外,她也身體力行,在50多歲時拿到了碩士學位。
50歲那年,女兒們都已長大成人,朱木蘭決心重返校園。她說:“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坐在一個教室里學習,在一個飯廳里吃飯,那種返老還童的感覺真好!”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她選的是紐約圣約翰大學亞洲研究所的碩士班,期限兩年。兩年時間,朱木蘭從來沒有耽誤過一堂課,甚至從來沒有遲到過。有一次,紐約大風雪,朱木蘭仍然從紐約上州威徹斯特郡家中開車到紐約市內(nèi)的大學上學。到校后,她發(fā)現(xiàn)課堂上只有教授和她兩個人。
小女兒趙安吉看見媽媽常常在晚上學習,努力應付考試,就勸媽媽不要太辛苦,考不好也沒關系。朱木蘭馬上說:“那不是我的個性,要讀書就要深解,做事求學都要認真?!?/p>
認真,可以說是趙家全家人的個性。趙錫成認真,朱木蘭認真,才有趙小蘭和她的5個妹妹們的認真。趙氏家族的這一個性,也是趙小蘭和她的妹妹們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朱木蘭怎樣看待她50歲那年開始的讀書生涯呢?“那兩年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女兒們都能照顧自己了,我完成了最大的讀書心愿,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p>
朱木蘭極不贊成“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在這點上,她認同女子要獨立自強的開放理念,她鼓勵女兒們,“要與人爭,更要與自己爭,爭平等,爭獨立,不放棄,不退讓。男人能做的事,女士也一定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p>
夫妻相愛,是最好的教育
朱木蘭晚年罹患淋巴癌7年,在這長達7年的時間里,趙錫成對妻子照顧得細致入微,他常常在清晨親自熱一杯牛奶,端到妻子的床前。每次去醫(yī)院,趙錫成總是提著沉重的公務包,里面裝的全是病例??赐瓴』丶遥麑⑺幏謩e裝好,并按時間及先后順序制成表格,每吃完一種就在表上劃去,免得弄錯。每天20多種藥,他計時計量,讓妻子服用。他為妻子的病情所做的記錄,厚到可以寫一本書。每晚忙完工作,他一定先到床前去看望妻子。
這段浪漫曲折、美麗動人的愛情佳話,還要追溯到60多年前。
趙錫成是上海嘉定人,中學畢業(yè)后,他考入國立吳淞商船學校駕駛系。1948年冬,經(jīng)人介紹,他認識了來嘉定縣中學借讀的女生朱木蘭。朱木蘭秀麗端莊、嫻靜大方,大家閨秀的氣質(zhì)深深地吸引了趙錫成。朱木蘭對聰明好學、陽光帥氣的趙錫成也頗有好感,兩人一見鐘情。然而因戰(zhàn)爭頻繁和時局變遷,1949年朱木蘭舉家遷往臺灣,這對戀人便斷了音信。
但永不言棄和用情至深的趙錫成不管希望多么渺茫,都持之以恒地等待和尋找著日思夜想的姑娘。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盡艱辛與煎熬后,趙錫成終于在一次航船??炕「劭跁r,從報紙上刊登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考取的名單中看到了朱木蘭的名字。朱木蘭被趙錫成的真情和執(zhí)著深深打動,1951年兩人在臺北結(jié)婚。
朱木蘭勤儉持家,任勞任怨,是賢妻良母的典范。她始終給予丈夫最充分的信任、溫暖、支持,兢兢業(yè)業(yè)地協(xié)助丈夫打拼事業(yè)。
早年趙錫成從事海上航運工作,一年有9個月在船上,很少有時間待在家里,他對此深感愧疚??擅恳淮?,朱木蘭都認認真真地說:“咱倆不是早有約定嗎?你在外做事,我管好家里,不會讓兒女私情影響了你的前途。”
趙錫成因為出海而無法守護頭胎女兒的降生,朱木蘭特意“罰”他為女兒起個名字。趙錫成說:“就叫趙小蘭吧!希望她長大后有花木蘭的忠勇和愛國,同時也要學習母親的賢淑、包容和善良?!?/p>
趙小蘭在充滿愛的家庭中健康成長,果然不負父母期望。1983年,趙小蘭成為13名“白宮實習生”中唯一的一名亞裔人士,3年后正式從政,出任聯(lián)邦政府交通部航運署副署長。1988年又相繼擔任聯(lián)邦政府海事委員會主席及交通部副部長等職。2001年,她出任美國勞工部長。2017年1月31日,趙小蘭宣誓就任美國運輸部長。
就在女兒被提名為勞工部長的令人興奮的時刻,朱木蘭被確認身患癌癥。這位堅強的母親樂觀、豁達地說:“一個家庭當中,總會有人生病。你們都有事業(yè),都很忙,若必有人生病,還是我來生病更為合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