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體育文化的和諧發(fā)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校園“體育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詞來源于拉丁語“cultura”,最初指人對自然界有目的的影響以及人自身的培養(yǎng)和訓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認識的深化,“文化”的概念經(jīng)過了古希臘、羅馬后期,到文藝復興時期才被科學定義。一般認為英國人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下的定義對規(guī)范“文化”概念有重要意義。盡管人們對“文化”概念的表述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把“文化”與人類的活動及其結(jié)果聯(lián)系起來?!拔幕钡谋举|(zhì)特征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和自我活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語言符號系統(tǒng)、知識技術體系、價值規(guī)范體系、宗教信仰體系等都是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由此,我們可以將普通高等院校的“體育文化”定義為:普通高等院校師生共同參與,以院校為主要活動場所,在體育教學和其他體育實踐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群體性文化,它是學校體育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構(gòu)建和諧校園息息相關
1.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和良好的體育道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是高等院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師生參與廣泛、熱情度高的特點。因此,它能促進學校的整體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和良好的體育道德。強身健體是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然而在學校體育文化環(huán)境中,不僅要求師生堅持經(jīng)常鍛煉身體,而且要促使“終身體育”的理念為師生廣泛接受,使“一生鍛煉,鍛煉一生”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良好習慣而傳承下去,實現(xiàn)“健康地工作和生活”人們一生追求的這一目標。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體育競賽中那種講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也必將更深刻地感染著學生,這對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無疑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高校體育文化的發(fā)展,能促進師生吸收正能量大學生在整個大學人員中所占的比例大約是70%,另有20%的教師和10%的行管人員,所以只有調(diào)動和帶領好大學生的體育運動或比賽,整個校園的體育文化水平才能得到提高,進而迅猛發(fā)展。一般院校在校大學生男女比例相差不太大,但是就一些體育項目而言,男女發(fā)展并不均衡。例如球類項目男生參與得比較多,而健美操、交誼舞、形體操、排舞、廣場舞等,則是女生參與得比較多,興趣也高。根據(jù)不同的興趣參與不同的體育競賽活動,學生們吸收到的體育文化截然不同,達到的鍛煉效果也不盡相同。在體育比賽中,師生的斗志被激發(fā),熱情被調(diào)動,拼搏的勇氣被鼓舞,從而可提高師生的上進心,使他們學會用規(guī)則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吸收到正能量,擁有健全的體魄、飽滿的精神,充滿生機活力,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師生共同參與一些趣味性強的體育項目,不僅能提升學生體能,融洽師生關系,而且體育活動中的平等、友愛、誠信、互助、尊重等原則也會滲透到人際關系中,有助于實現(xiàn)師生和諧,共建和諧校園。
三、校園體育文化為構(gòu)建和諧校園做貢獻
1.開展多種富有文化內(nèi)涵的體育項目一個具有堅強意志力的人,往往會表現(xiàn)出自立、自控、自強、自信的特點和較強的自控力、獨立性、堅定性、責任感。開展能夠展現(xiàn)體育文化內(nèi)在魅力的各種活動,如籃球比賽、排球比賽、足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網(wǎng)球比賽、健美操比賽、田徑比賽等,舉辦體育知識講座、體育文化節(jié)等,能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促進師生交流,從而推動校園群體化、集體化,為構(gòu)建和諧校園奠定堅實的基礎。
2.重視學生身體鍛煉,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標,體育教學是通過一切有效的體育鍛煉手段,科學安全的體育教育方法來促進的。學生體育成績的提升,體質(zhì)健康測試成績的提升,專項體育鍛煉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體育文化來支撐。通過體育選修課的學習,提高籃、排、足等專項技術;通過對體育舞蹈、廣場舞、健美操的學習,塑造優(yōu)美的體型和良好的氣質(zhì)。這就要求教師的授課安排要有一定的組織性,只有這樣體育文化的發(fā)展才會越來越健全,學生身體健康才有保證,校園文化才能有序發(fā)展。
3.體育文化促進學生形成健康性格經(jīng)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大學生,深受體育文化影響,其性格也較為樂觀與活潑。具體表現(xiàn)為善于交流,回答問題的方式較為直接,不會含蓄扭捏,見到老師會流露出欣喜的情緒,并會禮貌回應。而另一些不經(jīng)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大學生,內(nèi)向沉默的性格特征會更為明顯。經(jīng)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的交往能力一般要優(yōu)于不經(jīng)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
4.體育文化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心理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1]。愛好體育的大學生,他們的性格多較外向,比較熱衷于集體運動項目,例如籃球、排球或者足球等。這些運動項目需要大家相互之間的配合與協(xié)作,促使學生在鍛煉過程中主動與人接觸,可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改善他們的人際關系,提升他們的意志力,使其通過運動來增強安全感和成就感,并且通過課余時間的自學、自練、自評、自控的體育鍛煉來消除緊張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5.提高體育教師素質(zhì),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和諧發(fā)展要保持和激發(fā)學生的活力,學校就必須關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問題,特別是關注提高體育教師的各項素質(zhì),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各項專業(yè)技能?!敖虝焙汀坝恕笔窍嗷ゴ龠M的,教書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徑是教書。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把“教書”和“育人”兩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就要善于在教書中育人,自然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影響學生,為學生提高覺悟奠定思想基礎;同時又能夠在育人中促進教書,通過與學生有效互動,使自己把書教得更好。社會在發(fā)展,教育對象在變化,體育教師的任務更加艱巨。只要我們廣大體育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活動,就一定能夠使體育課上之有趣,學之有味,取得良好的效果,使高校體育課的教學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在課余時間里,學校可以開展一些以班級為單位,以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長技能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文化活動,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同學關系,緩解學習壓力,構(gòu)建和諧校園。
四、結(jié)論
大學生思想活躍,在許多問題上表現(xiàn)出矛盾心態(tài),如有進取心,卻不遵循客觀條件,遇到挫折和矛盾時不夠冷靜,不會換位思考,易產(chǎn)生不和諧的心態(tài)。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能夠引導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來鍛煉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大學生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的思想理念,形成自理、自主、自控、自強、自信的人生準則。在大學校園中,體育文化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師生的精神面貌、文化水平、身心健康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體育文化的加強和健康發(fā)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是大學生實現(xiàn)自我和諧的有效途徑,也是構(gòu)建和諧校園的要求。未來社會是知識密集型的智能化社會,競爭激烈,需要大批具有健康體魄的人才,只有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人才。
作者:羅文娜 單位: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體育教學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