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開展影響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研究實證分析了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采集了385份有效樣本,運用SPSS、AMOS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如下研究結論:教師話語能力、案例素材、師生互動對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加強案例陳述、解讀、實踐引導等方面話語能力;選擇真實、貼近生活、基于教材內容的案例素材;師生積極互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促進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
關鍵詞:思政課堂;案例教學;影響因素
思政課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鑄魂定向、涵德化人的主陣地。傳統(tǒng)思政課堂由于講授的理論知識抽象、枯燥、深奧,會出現(xiàn)課堂沉悶,學生難以將所學化為所用的情形。為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氛圍,越來越多的教師嘗試使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發(fā)揮著讓思政課程內容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躍起來、讓理論鮮活起來,提升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提高學生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的積極作用。然而,由于案例教學對素材、教師、學生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在案例教學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時常有教學效果不佳,教學目標未能達成的情況發(fā)生。深入剖析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有利于激發(fā)課堂活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投身生活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一、研究假設的提出
(一)教師話語能力與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錢曉蓉等學者提出,教師話語能力是影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話語是指一種言說或表達方式,是特定社會語境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具體言語行為。[1]案例教學中,教師話語能力的強弱主要通過教師能否動、全面、深入地呈現(xiàn)案例本身;能否引導學生通過論爭、思索和體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否引導學生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積極投身有意義的生活實踐等方面來判斷。德育課案例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對事件的感知。教師若能夠通過話語清晰地呈現(xiàn)案例事實,使學生客觀、真實和全面的感知案例,將直接促進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提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德育課案例教學的關鍵。教師能否運用正確的價值理念和合理的認知框架對案例事件進行“應然性”探究解釋,讓學生通過思考和體悟明了案例事件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價值,對于自己如何進行價值選擇和行為選擇的啟示意義,對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產生影響。行為引領是德育課案例教學的目的和歸宿。教師如果能夠通過話語引導學生積極效仿、推動道德自我實現(xiàn),將對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積極影響。鑒于此,提出以下假設:假設1:教師話語能力影響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案例素材與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駱東斌等學者提出案例素材對高校思政案例式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影響。教師在挑選素材時,要考慮案例素材是否真實,是否貼近生活,是否能夠與教學內容相融合。[2]一是選擇真實可信的案例是保障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當今信息時代,電視、網(wǎng)站、微博、微信等媒體對生活事件或社會熱點進行廣泛的報道,給德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案例教學資源;但部分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存在夸大事實、過度渲染的情況,如若案例素材選擇失真,將嚴重影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二是案例素材需貼近生活,才能走入學生內心,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引發(fā)學生思想共鳴,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及滿意度。三是素材選擇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才能保證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德育教師在選擇案例前需深入剖析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厘清教學重點,保證案例素材能夠與教學內容相融合。鑒于此,提出以下假設:假設2:案例素材影響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師生互動與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陳勇等學者提出師生互動是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之一。[3]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案例,提出具有可辨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互動參與熱情,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促進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直接影響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學生需要積極配合教師,主動思索、參與互動,從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樽灾魈骄啃詫W習,保障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順利進行。鑒于此,提出以下假設:假設3:師生互動影響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量表的構建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一手資料,研究目標人群為高校德育教師與學生。本研究應用Likert5級量表(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設計了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完成后,邀請兩位德育專家進行審閱,根據(jù)專家意見,修改了問卷內容的表述,使之更能被受訪者理解。發(fā)放了預調查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29份,應用SPSS23.0軟件對回收的有效預調查問卷的信度進行分析,刪除信度未達標的條目后,形成正式調查問卷。問卷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教師話語能力量表、案例素材量表、師生互動量表、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量表和受訪者基本信息。教師話語能力量表借鑒錢曉蓉等學者的研究,由“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教師能夠動、全面、深入地呈現(xiàn)案例本身”“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論爭、思索和體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積極投身有意義的生活實踐等方面來判斷”三條測量條目組成。[1]案例素材量表借鑒駱東斌等學者的研究,由“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案例素材真實可信”“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案例素材貼近生活”“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案例素材能夠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三條測量條目組成。[2][4]師生互動量表借鑒陳勇等學者的研究,由“教師能夠根據(jù)案例,提出可辨性的問題”“教師能夠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三條測量條目組成。[3][5]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量表由“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教學目標全部達成”“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您參與的思政課堂案例教學中,學生通過學習可以積極投身生活實踐、做到知行合一”三條條目構成。受訪者基本信息由性別、年齡、角色等內容組成。
三、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樣本基本信息
筆者實地走訪了南京、常州、無錫等地高校,向德育教師及學生現(xiàn)場發(fā)放正式調查問卷。共計發(fā)放問卷480份,回收有效問卷385份。受訪者中高校德育教師占比46.75%;學生占比53.25%。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為了找出影響觀測變量的因子個數(shù),首先需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一步,檢驗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根據(jù)Hair的檢驗標準,當KMO值不低于0.70,Bartlett球體檢驗p值低于0.05時,說明該問卷適合做因子分析。[6]運用SPSS23.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KMO值為0.816,p值為0.000,說明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適合做因子分析。第二步,提取主成分因子。共4個因子被提取,這4個因子解釋了82.885%的總方差。4個主成分因子分別為教師話語能力、案例素材、師生互動及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信度、效度檢驗
為了檢驗問卷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系數(shù)判斷信度是否達到要求。軟件SPSS23.0被應用于信度檢驗。根據(jù)Hair的檢驗標準,克朗巴哈系數(shù)不低于0.7,則信度達標。[6]軟件AMOS23.0被應用于效度檢驗。聚合效度通過平均方差提取值(AVE)來判斷,模型所以變量的AVE值不低于0.50,則聚合效度達標。表1展示了信度、效度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教師話語能力量表、案例素材量表、師生互動量表、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數(shù)分別為0.874,0.854,0.844,0.729,均大于0.7,信度達標。教師話語能力量表、案例素材量表、師生互動量表、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分別為0.70,0.67,0.80,0.58,各變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達標。本研究運用AMOS軟件構建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并進行假設檢驗。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模型NormedChi-Square(簡效適配指標)值為3.434小于臨界值5,CFI(增量適配指標)值為0.961大于臨界值0.9,RMSEA(絕對擬合指標)0.078小于臨界值0.08,各項數(shù)值均滿足模型擬合指標,模型擬合良好。[7]根據(jù)Hair等人提出的檢驗標準,當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大于0.2且p值小于0.05時,則假設成立。[6]表2顯示了假設檢驗結果,教師話語能力對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為0.514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p<0.01),假設1得到驗證,教師話語能力正向影響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案例素材對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為0.229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p<0.01),因此,假設2得到驗證,案例素材影響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師生互動對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為0.29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p<0.01),假設3得到驗證,師生互動對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結論本研究實證分析了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影響因素研究,采集了385份有效樣本,運用SPSS、AMOS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教師話語能力、案例素材、師生互動對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顯著的影響。因此,教師加強案例陳述、案例解讀、實踐引導等方面話語能力;選擇真實、貼近生活、基于教材內容的案例素材;師生積極互動,教師根據(jù)案例,提出具有可辨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互動參與熱情,學生積極配合教師,主動思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促進高校思政課堂案例教學有效開展。
作者:任重威 俞昀 胡禮垚 單位: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