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nóng)村小學德育工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a)-0236-01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我們的學生如何做人,做事。我們農(nóng)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全新的教育思想,樹立與時代精神相符合的現(xiàn)代教育觀,總結農(nóng)村小學德育教育的規(guī)律,探索農(nóng)村小學德育工作的途徑,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法,使德育工作更具有實效性。
1 建立適應農(nóng)村環(huán)境的德育工作的管理體制
我校是一個偏遠農(nóng)村小學,這里教室簡陋,設備陳舊,但是卻有一群天真聰明可佳的孩子。為了學生,為了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期的需要、保證德育工作內(nèi)容的落實,我校重新組建了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德育工作的組織建設,學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以校長為核心的督導指揮系統(tǒng),以德育校長為核心的具體實施落實系統(tǒng)。以全校教師為核心的評議反饋系統(tǒng)。從而構建了嚴密科學的管理系統(tǒng)。
2 探索適應農(nóng)村環(huán)境的德育工作的途徑與方法
2.1 樹立老師良好的師德風范影響學生
單獨的德育工作不是傳授知識那么簡單更不只是說服教育,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老師尤其是每一位班主任的儀表形象,更應是德育工作者,古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薄坝H其師,信其道?!逼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些古代教育名言,有助于學校德育工作。正如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所說的”教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我們應用這種完美的偶像力量啟開學生的那向往美好的心靈。每一位教師都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種習慣,以自己的良好的師德風范,循序漸進地影響學生,反過來再讓孩子去影響家長,這樣便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進行,更有利于改變同代素質。
2.2 抓住班級這塊德育工作的主陣地
以班級的德育工作推進全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不是學校某個人的工作,而是每一位教職工的工作,從校長到教師每一個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應是一個好的德育工作人員。在學校里班主任和學生走得最近,學生的每一個缺點,最先知曉者那就是班主任,每一位教師都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品德的差生。那么就看班主任的工作,只要班主任耐心、細致的做好每一位同學的工作,善于把握他們向好的方向上引路,才能以班級的德育工作推動全校的德育工作。
2.3 發(fā)揮課堂教學這塊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小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時間和精力是投入在教學活動中的,所以無論哪個學科都應理所當然地成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所有教師要善于利用這個渠道,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語文課《桂林山水》、《富饒的西沙群島》通過這些課文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山河,從而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而《小音樂家楊科》、《凡卡》則能培養(yǎng)學生辨別美與丑,善與惡的人和同情心。思想品德課:教育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文化遺產(chǎn),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學生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是世界文明古國之國。
3 摸索農(nóng)村小學德育工作的新規(guī)律
3.1 根據(jù)年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滲透不同的德育教育
近幾年來,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進行各項活動的同時,根據(jù)不同年級的特點,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小學一年級進行爭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一系列活動,向小學生進行基本的道德教育。二、三年級進行社會調(diào)查活動,觀察鄉(xiāng)村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激情。五年級為畢業(yè)班,進行“我為學校添光彩?!迸囵B(yǎng)學生關心集體,熱愛校園的思想感情,這樣在不同的層次上受到不同的教育。
3.2 根據(jù)不同的月份的重大節(jié)日和紀念日開展系列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如三月份“我為媽媽唱首歌”的孝心獻給父母的教育;四月份“消防知多少”的防炎安全教育;五月份“勤勞小幫手”的熱愛勞動教育;六月份“做一名合格的少年隊員”的組織觀念教育;七月份“黨的光輝傳萬化”的愛黨教育;八月份“寫給叔叔的一封信”的熱愛叔叔的教育;九月份“獻上一份祝?!钡淖饚熃逃?;十月份“祖國好兒女”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月都以演講、征文、文藝匯演等形式開展不同的活動。在活動中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以有聲的說服教育轉化成一種輕松活的無聲教育,這種教育更容易在學生心中激起波瀾,更容易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不斷的爭取進步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3.3 德育工作要善于觀察,根據(jù)學校的情況而改變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
我們的德育教育不能關門造車,那樣只能把腳下的教育之路越走越窄,要腳踏實地的去細心觀察,觀察學校學生的問題,多年來,我很少坐在辦公室里,我要么和教師聊天、談心。了解他們對德育工作的想法,要么在走廊、樓梯、班級間行走,去發(fā)現(xiàn)德育教育的問題,記得在上學期,我在走廊行走時,有幾次聽到學生說臟話,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用語的好習慣,我連續(xù)一年在班級“文明在我心中”系列主題隊會活動。一年后,學生講臟話的現(xiàn)象再也沒有出現(xiàn)了。學校的德育活動不是想搞什么就搞什么,為檢查而設計,而是要細心的觀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德育工作做到實處,這就需要我們善于觀察。
4 德育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如果把德育教育和別的教育相割斷,德育教育就不可能盡善盡美,例如:有的家庭因父母離婚,孩子無人管教,或家庭成員的唆使,熏染孩子犯錯誤,有的學生受到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有偷偷摸摸、打架、耍流氓等行為,這些問題都不是談一兩次話能解決的,這些病因已超出了學校的范圍,那么就需要家庭的配合、社會的支持,只有這樣德育工作才能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要經(jīng)過長期教育、反復培養(yǎng)和逐步提高的過程才能形成。我們要不斷地探索農(nóng)村小學德育工作的新規(guī)律、新途徑和新方法,使德育工作更具實效。
參考文獻
[1] 郭順雨.農(nóng)村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探討[J].才智,2010(16).
[2] 王濟幼.校本課程――農(nóng)村小學創(chuàng)辦科技園的探索[J].湖南農(nóng)機,2009(3).
關鍵詞:德育;農(nóng)村;班主任;溝通;關愛
農(nóng)村小學由于教學環(huán)境以及資源的限制以及學生家長文化素質和思想意識的欠缺,在對孩子的思想教育上,存在嚴重的不足。在此現(xiàn)實的前提下,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在教學實踐中又該采取哪些手段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多年農(nóng)村小學的工作經(jīng)驗,來談談自己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思想上充分認識農(nóng)村小學德育的不足
思想是行動的先行者,一個人要去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之前都應在思想上作出充分的預估和謀劃,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只有思想上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做到有的放矢。眼下農(nóng)村小學的大部分學校,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并沒有足夠的重視,一般來說都是大而化之地依據(jù)相關行為規(guī)范來加以約束,這種面上的統(tǒng)籌缺乏深度,不能針對每一個點進行有效的教育,學生表面上能遵守相關規(guī)范制度,也能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但是這只是集群性的,要是具體到每個人的點上時,諸多的問題就會暴露,簡單地說就是無法慎獨。所以,班主任就要深入地了解每個個體,有針對性地引導,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同一面上的有效的點,點面結合,形式和內(nèi)容相聯(lián)系。再者就是認識到農(nóng)村學生獨特的現(xiàn)狀。隨著很多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群體逐漸龐大,這種父愛母愛的缺失很容易給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比如孤僻、驕橫。有的還會感染一些壞習氣,在學習上表現(xiàn)為馬虎、缺乏自覺性、不守紀律。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從各方面,多層面、多途徑地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實情出發(fā),做出正確有力的引導和教育。從課堂到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把關愛放到平等的角度來實施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則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愛學生是根本。農(nóng)村小學生尤為需要這種愛。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心理認知的水平,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健全人格。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傾聽學生心聲,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就是平等。教師只有把自己放到和學生同一水平上,才能讓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被學生坦然接受,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到最為真實的情況。“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币粋€學生只有在這種平等的關愛、尊重之下,才能向老師打開心扉,并順著老師的引導健康成長起來。班主任的工作才可能事半功倍。
三、緊密聯(lián)系家長,重視溝通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校園的德育工作大體是從理論的角度加以引導和灌輸?shù)?,而家庭教育是直接影響孩子各個成長細節(jié)的。所以,班主任在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之余,更應加強和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和溝通,而家訪則是最為便捷的途徑。家訪是學校、家長、學生聯(lián)系的紐帶。鑒于農(nóng)村家庭文化層次的懸殊,我們在家訪時不但要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還應給家長灌輸一些現(xiàn)代教育觀念,和家長探討、交流實用的教育方法,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并能與老師積極地配合。另外,還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來加強溝通,“知子莫若母”,對于孩子的個性、習性,家長最有發(fā)言權,這樣的老師、學生、家長三者面對面開誠布公地交流,更為直接,作用也最為明顯,也最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當然,對于一些特殊的學生,在家訪和家長會都無法進行的情況下,作為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電話匯報、交流的方式,來推進德育工作的實施。
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內(nèi)容是比較復雜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但是,只要我們有心、用心,再加上一顆真誠的“愛心”,定能做得出色,干得精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5B-0009-02
德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其作用和功效非常大,小到一個人的成長,大到一所學校的興旺、一個企業(yè)的成功、一個國家的昌盛,無不體現(xiàn)著德育的重要影響。德育是學校各育之首,中小學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茖W教育學的奠基人,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約翰?菲力德利赫?赫爾巴特說過,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當前,許多教育工作者都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太頑皮了,德育工作真難做”,“現(xiàn)在的學生道德品質太差了,德育工作似乎不起作用”……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禮、入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中小學生的心坎上,這是當前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在經(jīng)濟、文化、教育相對落后的農(nóng)村地區(qū),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難度更大,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探索。本文總結了農(nóng)村中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并從德育工作的觀念、方法、策略等方面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一、農(nóng)村中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五大問題
1.社會不良影響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受到?jīng)_擊
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給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文化生活帶來了繁榮和發(fā)展,但農(nóng)村文化市場不規(guī)范,文化垃圾泛濫,黃、賭、毒現(xiàn)象由城市滲入農(nóng)村,給農(nóng)村的學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特別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和初中生。由于受周邊環(huán)境(網(wǎng)吧、游戲機室)的影響和黃色音像制品的毒害,部分學生道德品質變得極差,具體表現(xiàn)為唯我獨尊、缺乏責任感、感情冷漠等,從而使農(nóng)村學生德育工作更加舉步維艱,任重而道遠。
2.家庭教育弱化使學校德育工作勢單力薄
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使農(nóng)村大量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大多數(shù)農(nóng)村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他們有的“拋妻棄子”獨自到外地闖蕩,有的甚至夫妻“比翼雙飛”,雙雙外出務工,家中只剩下年邁的雙親和年幼的兒女,留守兒童群體由此產(chǎn)生。社會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得部分留守學生自由散漫,在校不守紀律,更有甚者養(yǎng)成江湖習氣,拉幫結派,聚眾打架斗毆,有的達到了善惡是非不分的地步。家庭教育的弱化無疑給農(nóng)村中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學校德育工作因缺乏家庭的配合而顯得勢單力薄。
3.新“讀書無用論”盛行使學校德育工作不能深入開展
部分學生和家長還沒有更新職業(yè)觀念,“等、要、靠”的觀念根深蒂固,認為只有上了大學,國家分配了工作才算有出息。對于當前國家對大中專生不包分配工作的政策,農(nóng)村家長一下子不適應,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家長認為花大把錢供子女讀書,子女還不能“跳龍(農(nóng))門”,實在不合算,新的“讀書無用論”因此在部分農(nóng)村學生心中形成。他們厭學情緒高,對學習馬馬虎虎,成績好壞也無所謂,認為對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對集體和他人都沒有必要關心。有的學生干脆輟學回家,務農(nóng)、經(jīng)商或打工。
4.享樂主義泛濫使學校德育工作顯得蒼白無力
近年來,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使農(nóng)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農(nóng)民手頭的錢多了,便講闊氣、講排場,超前消費的歪風因此滋長,加上學校對學生艱苦奮斗的宣傳教育不夠,學生貪圖享樂、鋪張浪費的現(xiàn)象逐漸增多。如某些學生感到學校食堂的飯菜低檔,不合胃口,要到校外吃;有人過生日時,學生之間互相贈送生日禮物,大辦生日宴席;有的女生戴耳環(huán)、涂口紅、穿高跟鞋;有的男生蓄長發(fā)、配手機,衣著過分追求時髦。享樂主義的泛濫,使得學校的德育工作收效甚微,顯得蒼白無力。
5.學校本身德育工作力度不夠
農(nóng)村中小學的教育條件雖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許多方面仍嚴重滯后,短時間內(nèi)難以快速提高。農(nóng)村中小學受師資所限,很多學校沒有成立專門的德育部門,教師在德育工作及技巧方面明顯落后。另一方面,現(xiàn)有的教育評價機制不夠完善,評價學校教育質量、辦學水平的好壞,主要還是通過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等指標來衡量。這就使得學校雖提倡素質教育,但仍抓住應試教育不放,學校的德育工作力度明顯不足。德育工作未被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顯得非常脆弱。
以上五個方面問題的存在,雖有復雜的社會原因,但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疲軟的反映。教育工作者應認真加以剖析,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當前農(nóng)村中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二、加強農(nóng)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對策
1.轉變育人觀念,構建立體德育模式
孟子有言:“人之初,性本善?!睂W生的惡習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受社會的影響逐漸形成的,因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覺得學生難教,或認為學生的本質太差,教不了,其實是教育方式方法不當。沒有充分認識學生個體的需要,沒有因材施教,而是搞一刀切,用同一標準來衡量和管理所有學生,勢必難以達到教育效果。教育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個體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成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成長。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轉變育人觀念,努力構建立體的德育模式。(1)加強家校聯(lián)系,對于父母均外出務工的學生,學校和家長應互留電話號碼,經(jīng)常聯(lián)系與溝通。(2)加強學校與社會各種教育力量的通力合作。(3)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道德感化,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此外,有的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違犯紀律,學校和教師不能采用過激的、不負責的方式將其推向家長和社會。學校是教育的主要場所,理應盡教育轉化之責,應認識到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曲折、復雜的過程,是一個漸進養(yǎng)成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師不能學生一有問題就立即向其家長告狀,對學生作出紀律處分,甚至停學處理,這樣會使學生思想進一步惡化,將其推向另一個極端。現(xiàn)代教育是愛的教育,對于犯錯的學生,學校和教師要多用愛心感化,以育人為目的而不是以整人為目的。
2.樹立榜樣,營造育人環(huán)境
“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欲要正人,必先正己”。學校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讓教師以身作則,以優(yōu)良的品德陶冶、感化學生。首先要抓主要力量――班主任。定期召開班主任德育工作學習班,每周舉行一次班主任例會,交流研討育人的方法和經(jīng)驗,提高班主任的育人素質和育人技巧。其次,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如《弟子規(guī)》《論語》《中華文化精要叢書》《中華傳統(tǒng)美德》等書籍,經(jīng)常請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德育專家、道德模范、公安民警、村委干部作報告,進行法律知識教育、理想教育、社會實踐教育、人生哲理教育等,對教師進行適當?shù)脑俳逃?,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更好地引領學生。
3.全員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校能否做好德育工作,關鍵在于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部署是否恰當。建立起以學校黨支部、共青團委、少年先鋒隊組織為核心的德育工作管理網(wǎng)絡,既要組建由政工干部、班主任和各科教師組成的德育隊伍,又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共青團委、少年先鋒隊和學生會組織的作用,發(fā)揮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干部、發(fā)揮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學生既是德育工作的對象,又是德育工作的主體,德育工作的過程離不開學生組織和輿論的支持,教師的力量有限,學校的德育工作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使德育自然而然成為學生的意識,使學生自覺進行自我教育。
4.與時俱進,正確引導
德育工作不只是抑制學生,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作出正確引導。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市場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青少年思想非?;钴S,容易接受新事物,且樂于探索和冒險,自我意識很強。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學校和教師在思想教育中應遵循開放性原則和自主性原則,正視學生有可能接觸到的社會方方面面,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去辨別社會的真善美,向社會的積極面靠攏,自覺抵制社會道德的不良因素,自覺進行自我約束。
現(xiàn)在學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實,德育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只有在評價機制中加入德育的成分,才是合理的評價。這就意味著學校培養(yǎng)出的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這才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有用的人才,這才是我校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家校教育不能協(xié)調(diào)一致,甚至相互抵觸
目前農(nóng)村的情況是:大部分家長外出打工,孩子或由爺爺、奶奶看管或寄養(yǎng)親戚家等情況較為普遍,家校聯(lián)系、家庭教育這一塊相當薄弱。一些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內(nèi)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約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xiàn)行為偏差,留守兒童違法違紀案件呈現(xiàn)上升趨勢。德育工作的開展,是需要家長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的,雖然說絕大部分家長是配合的,但這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行動上他們實際上是力不從心的,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沒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對孩子終生起作用的德育教育就是一片空白。于是,有人形象地得出學校的德育工作中一條奇怪的“等式”:5+2=0,即五天的學校教育與雙休日兩天的家庭教育相互抵消,效果等于零,這是學校德育工作步步維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社會日趨復雜化,價值觀趨向多元化,而現(xiàn)代社會在思想文化領域上又達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因此,許多價值觀都為自己找到合理存在的理論或事實根據(jù)。價值觀多元化,對于判斷是非能力較弱的農(nóng)村中小學生影響是多樣的,我們尤其要注意到它的負面影響。譬如:權位、財位、拜金、迷戀網(wǎng)絡等,都使青少年對學校教育產(chǎn)生懷疑和迷茫,很多孩子已經(jīng)把金錢看得比自己的學習重要。舉個例子說:有同一所農(nóng)村學校的兩個老師同時另一所農(nóng)村學校參加縣教育局舉辦的全縣優(yōu)質課競賽活動,他們的情況是其中一個老師的課,平時深受學生歡迎和同行的好評,另一個老師平時好投機取巧,不大鉆研自己的業(yè)務,自然他的課就上不好,別說學生喜歡。但是這兩個老師競賽的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前者什么也沒拿到,而后者得到的是“全縣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的榮譽證書。據(jù)后者自己介紹,他在競賽前不但找相關的領導送紅包、吃飯,還通過班主任給他授課班級的班長送紅包,目的是讓班長發(fā)動全班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配合他。從這個事例可見,“權”、“錢”交易已進入青少年行列。這些不良社會現(xiàn)象使中小學生在確立學習目標時產(chǎn)生了懷疑和迷茫。迷戀網(wǎng)絡是青少年受到不良誘惑,思想混亂的原因。學生經(jīng)常有些標新立異、輕知識淡學問的網(wǎng)絡語言掛在嘴邊,許多人認為這只是小孩的信口開河,不當回事,但正是這種掉以輕心的思想使許多孩子在不經(jīng)意中形成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正是因為這些不良社會風氣的負面影響,我們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面對學生思想中既有多種價值觀又有很多不穩(wěn)定趨向,尤其是一些與工作方向相背離的趨向,這些使我們的工作一開展就面臨重重困難。
四、教師的社會地位低,削弱教師對學生人格魅力的影響
改革開放帶來了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同時拉大了收入的差距。有的行業(yè)、有的人下海經(jīng)商,搞第二、第三產(chǎn)業(yè),或利用職務便利搞權錢交易。在人們的價值觀逐漸物質化的今天,僅僅依靠工資維持自己及家人生活的農(nóng)村教師,其經(jīng)濟收入相對低下。他們工作勤奮、生活簡樸,社會地位也隨之大幅降低。當教師光榮,已經(jīng)變成當教師無能,師道不再尊嚴。目前的中小學在校生,主要是所謂的“90后”,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他們心目中,收入是衡量一個人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收入較低的教師無疑是沒有地位的,是無能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是不必聽他們教導的,甚至是可以隨意侮辱的,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教育學生,這一傳統(tǒng)的重要的教育方法,無法施展,這給教育帶來的麻煩是無法估量的。
五、城鎮(zhèn)化發(fā)展,使農(nóng)村學校形不成規(guī)?;虒W,也影響著德育教育
1 德育教育從小抓起
在我們鎮(zhèn)上,出現(xiàn)了怪現(xiàn)象,當?shù)匦W由于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硬件設施跟不上,所以,不滿5歲的小孩不能上國立幼兒,于是,私立幼兒園火爆興起,然而,私立幼兒園是建立在謀利益的基礎上,于是,家庭條件不好的上不了好的私立幼兒園;上了收費低的幼兒園的,條件差,孩子營養(yǎng)跟不上,這不違背了孩子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了嗎?“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本性最善良的時候,卻錯過了他的教育時期,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過時嗎?特別是在我們農(nóng)村,交通落后、經(jīng)濟條件差的特殊環(huán)境下,許多孩子要到6、7歲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我們卻忽略他們的啟蒙教育,讓他們的思想健康輸在了起跑線上。因此,希望有關部門,將德育工作踏踏實實地從孩子們身上抓起,并采取相應的督促措施。
2 每位教師監(jiān)護起德育教育的重任
一次公開課,我選擇了《米洛斯的維納斯》為上課內(nèi)容,課上,在感受“殘缺,也是一種美”時,由于太投入,花了一些時間讓同學們談了談人應該如何面對人生的一些挫折的問題,本想是讓同學們要學會正確、樂觀、自信地對待生活中的一些不幸,課堂討論熱火朝天,自認也調(diào)動了同學們的積極主動性,但是課后評課時,一位“語文專家教師”卻嚴厲的批評了我,他說,我們作為語文教師,要把四十五分鐘花在語言文字的教學上,我們又不是在上政治課,這話,深深地打擊了剛剛成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我。難道我們真的要“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嗎,那又由誰來推行德育工作呢?單純依靠政教處的幾屆活動、學生會的幾次公益活動,那當然是遠遠不夠的;政治教師的幾節(jié)課,那是微不足道的。教師,人類的靈魂的工程師,這難道只是指政教處老師,還是只指政治老師,不,這是對我們所有教師的比喻,既然如此,我們還有推卸搞好德育工作的言辭嗎,所以,抓德育教育工作,只要是教師,我們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我們作為語文教師的更是要將德育教育工作滲透到我們的課堂中去。
3 真正地開設健康教育課
為什么在開設教育課的前面加上真正二字,不言而喻,一些學校在課程表上寫著健康教育課,可是,只是為了對付上級的檢查。教學質量的砝碼壓得老師和孩子們喘不過氣來,教學質量成為了學校的生命;上級對學校安全工作三番五次的檢查,安全工作成為了所有學校的工作重點,能與教學質量并駕齊驅了;近幾年,體育課成了熱門課,為什么呢,那當然是因為體育成績納入中考記分,但是,在我工作的16年里,幾乎從未有過把德育工作與教學質量同等來強調(diào)的文件精神,即使有過,那也是喊喊口號。我們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何為教書育人,那是指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所以,我們不能只教書,而忘了還有育人的天職。讓健康教育課真正地走進學生的課堂。
4 校園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農(nóng)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nóng)村小學教學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nóng)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力量的橋梁。要管理好農(nóng)村小學的班級,必須得分析農(nóng)村小學班級的現(xiàn)狀,根據(jù)實際采取相應措施,農(nóng)村小學教育教學才能與時俱進,走上正規(guī)化、系統(tǒng)化的道路。在十多年的工作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當老師不能不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在這里我談談自己任班主任以來的一點膚淺看法:
一、農(nóng)村小學班級學生的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學的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能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但是少部分學生自制能力差,不愿寫作業(yè),學習意識淡薄,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松散,這些學生的這些表現(xiàn)主要原因為農(nóng)村條件差,很多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增多,孩子一般由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帶,學習上缺乏監(jiān)督人,由于嬌慣,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氣,睡隨著學生人數(shù)的減少,使得一些教學點撤銷與合并,學生集中到相對路遠的小學。而現(xiàn)在的小學生嬌生脆弱,受不得一點委屈,如果搞不好管理,將會對他們的健康不利。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從各方面,用多種方法盡早了解學生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把特殊兒童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因此,我認為作為班主任,僅僅抓好學習成績做嚴師、抓好生活做慈母是不夠的。
二、親近學生,研究學生,向學生學習,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認為班主任是學生的老師,但在人格上是和學生平等的,所以在教育學生是要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信任每一個孩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才能敞開心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課堂上,我是他們的老師;在生活中,他們同樣也是我的老師。例如:在一次考試之后,我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錯誤,剛開始我只是抱怨,漸漸地,發(fā)現(xiàn)班級中最優(yōu)秀的幾個同學都出現(xiàn)了同樣的錯誤。我回想了一下,才明白是我在課堂上不夠強調(diào)這個知識點才導致這樣的。
一次課間,有學生來辦公室想我匯報:班上的廖海林和楊錦打架了。我一聽就煩了,說:“讓班長解決!”學生走后,我又放心不下,就走出去想看過究竟:只見打架的兩名同學衣冠不整,班長王曉桐已在當“小老師”了,“你們怎么回事呀,老師平時教育我們同學之間不能打架的,可是你們還要打。我們都是同班同學,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的說呢?”“是他先取我綽號的!”其中一名同學委屈的叫道?!皸铄\,你怎么老是改不了亂說話的壞習慣呢?老師叫你三思而后行,你忘了嗎?你也答應老師好好改,怎么又跟同學打起來了呢……”聽她溫柔中略帶責備的話語,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對不會相信小小年紀的她竟會說出這番話?;氐睫k公廳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怒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有時應該“以柔克剛”。我也應該像教育學生一樣反省自己——“三思而后行”我也不妨效仿古人,以學生為鏡,好好改改浮躁的脾氣。漸漸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態(tài)度變好了,心情爽朗多了,與學生的關系也日月融洽了。
三、結合實際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班級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選擇地吸收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從班級實際出發(fā),努力創(chuàng)建特色的班級管理體系,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但我深深地體會到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也意味著選擇吃苦耐勞,選擇了無私奉獻。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不斷吸取他人的經(jīng)驗教訓,虛心求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因此,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各項學習,認真鉆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這也不乏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知識。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成立各種興趣活動小組,定期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都能在集體中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在班上應掀起激烈競爭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集體活動的表現(xiàn)、班級榮譽的爭取等多方面激發(fā)從整體到個人競爭意識。在班內(nèi)實行“一幫一,一盯一”的互動組。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每個學生自找一個水平相當?shù)膶κ?,比學習、比清潔、比體育、比紀律等,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一種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充分地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班主任要言傳身教,熱愛這個家
現(xiàn)在對教師個人素養(yǎng)要求越來越高,而一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對學生更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帶好一幫思想既單純又復雜,既有主見又沒主見的孩子,班主任就應該做好典范。
比如班級大型活動,班主任熱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努力與同學們共創(chuàng)佳績。班級受損,班主任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相反還應鼓勵或正確引導。班級事務,自己能做的,努力動手去做。地上的紙屑,課桌上的擺設‘窗簾的安放等’走進教室同學們都在認真學習,彎彎腰,動動手,擦一擦,拖一拖,學生會看在眼中,自然會潛移默化。切記亂批評指責,然后指手畫腳一番。另外,班主任要從心底愛這個家,愛這個家的每一個成員。學生會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并模仿著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班有一些同學,如:羅志偉、廖海林、盧佳釗等會經(jīng)常主動為班級掛好窗簾,幫老師整理好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班上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賞心悅目的。特別是有些同學犯了錯誤,會主動跑來向我認錯,如:陳志才,廖海林,陳彬輝等,我會表揚他們,因為他們已經(jīng)知道并勇于承認,自然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同學們互相幫助,和睦相處,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生活,這是我們共同的理想。有一次,我進行民意調(diào)查,王曉桐這樣寫道:“我以我是三年級的學生為榮,我不愿做任何有損班級的事,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幫老師管理好班級,輪到我值日時,我會認認真真地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爭取每周拿上流動紅旗?!笨戳怂娜沼?,我好感動!我的班主任工作沒有白做,再辛苦也值得。
五、善于表揚巧妙批評樹立榜樣
小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他們學習的勇氣和力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庇捎诿總€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勤學守紀、有的厭學做壞事,作為老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于“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tài)出發(fā),對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如:我班有一位學生,母親離家出走,家境貧寒,由他年邁的爺爺照顧,他行為習慣差,經(jīng)常偷東西、打架,是師生都認為的那種無藥可救的學生了,在班內(nèi)的影響特別大。后來,我與他爺爺和他多次談心,從正面、側面去了解他,在這期間,只要他取得了點滴進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勵方式,使他產(chǎn)生了親切感、信任感,愿意與我做心靈的交流,這樣使他從思想上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在班級多給他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內(nèi)就讓這位同學做改正缺點的典型。
六、認真做好家訪和開好家長會
一、當前德育工作面臨的形勢
當前我國的社會正處于復雜的社會轉型期,一些消極腐朽思想如:拜金主義、享樂社會、個人主義等給青少年學生特別是缺少正確引導的農(nóng)村學校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左右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行為,部分學生頂撞家長、老師、早戀、過早性行為、離家出走、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甚至違法犯罪,這些現(xiàn)象對作為德育工作的前沿陣地的學校頻頻發(fā)起攻擊,也為當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艱巨的任務。然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工作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關系著現(xiàn)代建設的宏偉目標,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關系著中國夢的成敗,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但我們的德育教育卻存在著不少問題。如:學校德育教育單打獨斗,缺少家庭、社會的參與。根據(jù)我校的留守兒童調(diào)查,我校學生雙親在外務工的占75%以上,單親在外務工的占96%,家庭空巢,原本需要加強家庭教育年齡段的學生,缺少了父母,只留給年邁的、有心而無力的爺爺、奶奶,導致了家庭、社會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中還以成績論英雄,多重視智育開發(fā),少加強德育培養(yǎng),德育活動形式化,空泛無力,社會實踐在安全這把利刀高壓下,缺失了等等。如果不能很好改掉這些弊端,農(nóng)村學校的德育工作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所以學校德育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切入時代需要。
二、應對的思考
1.堅持德育為首
人的素質中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心正才人正,一個人只有思想道德好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社會貢獻自身價值。學校教育也是一樣,學生只有人生觀、價值觀端正了,才能更好的去學習,生活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而這些都離不開德育工作。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如德育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撿起了芝麻丟了西瓜,必須將德育工作擺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2.德育活動要有“思想”
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載體,沒有活動,學校德育就只剩下空洞的說教,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如果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而單純的為搞一些活動,那么學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所以我們在開展各項活動中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有可行計劃、程序,凡學生能獨立完成的,我們要放手,教師以參與者參與其中。活動后要認真總結不斷賦予新義,避免流于形式,要讓學生通過活動了解活動目的,感受活動過程,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明理,有所啟示。
另外,成功的德育,必須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我要強調(diào)的是,在社會實踐活動體驗中,我們不必注重結果,而應注重過程的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眼睛、心去體驗過程得到屬于自己的人生積淀,而不是我們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說教。畢竟一個人的人生需要自己走,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感受,我們?yōu)閹熣卟荒軇儕Z學生的這個權利。
3.德育工作要與家庭、社會教育密切結合
現(xiàn)在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紛繁復雜,學校的德育工作只有緊扣家庭、社會教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才能取得實效。我們應面對學生家長多數(shù)在外的現(xiàn)實,建立有效的家校聯(lián)系,多與家庭溝通,把握學生成長過程的思想脈搏、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及早與家庭一起糾正其不良風氣。與此同時,我們要利用社會的道德風范的先進典型,如身邊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系列節(jié)目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也要善于運用社會上的反面典型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只有通過家庭、社會、學校三者有機結合,有效聯(lián)系,我們的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得到良好的效果。
4.身正為范
我們這幾年都在講“榜樣的力量”,而榜樣不全是電視、報紙中的“道德標兵”“好人好事”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為師,為父母者。對學生、孩子所說的所要求的要以我們做到為前提做好榜樣,身邊的榜樣對于學生而言更重要。
因此,搞好學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關鍵是教師自身道德建設,但師德建設的內(nèi)涵和標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在不斷更新、升華,并不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長抓不懈。所以對于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要有一個不斷加強師德修養(yǎng)的長期任務,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同時也要善于運用社會上的反面典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5.重視傳統(tǒng)文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 G4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16―0018―0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為目標,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用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guī)范影響受教育者,啟發(fā)他們自覺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過程。德育過程只有做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筆者長期在鄉(xiāng)村學校從事教育工作,深深感受到德育在農(nóng)村學校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德育要求缺乏一貫性 ,重智育輕德育的傾斜價值取向 ,家庭、社會與學校德育目標不一致等。下面,筆者就如何做好農(nóng)村學校德育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加強德育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引導者,學校以及相關教育部門要加強農(nóng)村德育教師隊伍。
1.要加強學習研討。要求從校長到教師的整個教育觀念進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學生的終身學習和主動發(fā)展為基礎、以生命觀為核心的涵蓋著目標、價值、對象、活動及管理的現(xiàn)代教育觀念系統(tǒng),并通過積極的研究性實踐,將理念轉化為校長、教師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和辦學行為。在經(jīng)過了一個階段的初步學習后,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學習和感悟的實效、進一步營造學習氛圍、豐富學習形式,學校通過交流、辯論和研討,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提高的學習目的。
2.要加強實踐活動。要抓好教師的實踐體悟,一方面充分關注日常的課堂教學,通過班級的班團活動來具體指導和掌握教師日常德育管理實踐的狀況,另一方面,學校經(jīng)常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研討活動來強化教師的實踐體悟,教師們?nèi)巳松系掠芯空n、學生們每個班召開主題班會,豐富的、有指導的實踐活動,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堅實和寬闊的舞臺。
二、完善德育體系
在德育管理過程中,農(nóng)村學校要始終以全員育人為最高目標。德育為立校之本。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在德育工作中,學習先進地區(qū)學校的經(jīng)驗,建立起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最好以校長為組長,對全校德育工作負總責。也要建立健全德育網(wǎng)絡,如,加強校長、政教、班主任、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校長、政教、班委會、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校長、團委、團員同學、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校長、教導處、科任教師、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校長、住管員、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校長、家長委員會、社會人事、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等。顯而易見,德育網(wǎng)絡對全校師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可以收到全方位育人、自覺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充實德育課題內(nèi)容
首先從齊抓班風學風著手,每個學??梢越Y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校風學風整頓提高活動月(周)”,并且制訂出有效可行的實施方案,只要經(jīng)過這樣扎實有效的德育工作,學風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校風也會相應得到改觀,定能上一個新臺階。在這方面,同樣也可以借鑒城市學生的一些可行措施,如學??梢宰跃幍掠滩?,如《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會經(jīng)緯》《禮儀教育》等。有條件的鄉(xiāng)村學校,也可以加強班會課的研究,突出班會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重視特殊群體
下面本人就農(nóng)村小學班級工作的現(xiàn)狀及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農(nóng)村小學班級工作的現(xiàn)狀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與教學過程一樣,在班級日常事務中學生也是主體。我們應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前提,以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為條件和最終目的這一教育目標,這不僅要求一切措施、條件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培養(yǎng)而選擇設計,還要讓學生能夠與教師一起選擇、設計和完成多種教育活動,做到主動參與、全體參與和全程參與,提倡學生做班級的主人,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管理過程之中。
(二)無法形成班級工作中的合力
在相當多的農(nóng)村小學中,由于班主任的組織能力不強或對班級的責任心不夠,以及自身素質不高的影響,造成所任班級的學生集體榮譽感不強。教師也沒有參與到學生中間,學生和班主任界限過分分明,教師沒有融入到學生中,導致班級一盤散沙,無法形成合力。
(三)缺乏有效的班級工作機制
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小學,各種規(guī)章制度等都是存在的,但有些內(nèi)容形同虛設,有的無實際內(nèi)容,有的有內(nèi)容但無法具體操作,有的在操作中有所偏失等,這些都容易造成學生對班集體的不信任感及對各種制度的不尊重。
二.改進農(nóng)村小學班級工作的對策
(一)班主任要把愛心灑向每個學生
由于近年來打工潮的影響,學生的父母紛紛外出打工,因此學生隊伍中又增加了一個群體――留守兒童,他們的境遇甚至比單親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們失去了同齡人應得到的母愛、父愛。有時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他們是那樣得孤獨,是那樣得無助,每當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多用一份心思,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溫暖,也能獲得母親、父親般的關心和嚴愛。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愛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樣對老師充滿愛,就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所以在村級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我們要用愛澆灌他們一顆顆幼小的心靈。用媽媽般的愛呵護一個個幼小的學子,用父親般的嚴愛教育每個孩子。把教師的真愛灑向教室的每個角落,讓愛的火花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讓他們在愛的道路上茁壯和成長。
(二)抓好班干部的培養(yǎng)和班規(guī)的制定工作
要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稱職的班級干部隊伍,這就必須經(jīng)過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yǎng):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優(yōu)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小于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yǎng)干部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經(jīng)過不斷地培養(yǎng)和努力,終于提高了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讓他們分工協(xié)作,逐漸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優(yōu)良班風。
班級的各種活動,如班會、黑板報、文體活動、公益勞動等都讓班干組織進行?;顒忧?,班主任要發(fā)動班干部拿出計劃,活動后要引導負責這項活動的班干部寫好總結,在活動中班主任要自始至終參加,注意引導,把握航舵,保證活動按預定的目標進行。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達到樹立信心發(fā)展自我的目的。此外,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抓好班干部培養(yǎng)的同時我們還要注重組織制定好班規(guī)。有了班規(guī),班級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班級工作才能很好地開展。
(三)注重公平對待每個學生,賞識自己的學生
級別:省級期刊
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級別:省級期刊
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級別:省級期刊
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級別:省級期刊
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級別:省級期刊
榮譽: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