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_亚洲无码a∨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_日本a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_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_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_亚洲一区区
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孫承宗傳范文

孫承宗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孫承宗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孫承宗傳范文

第2篇:孫承宗傳范文

姓氏宗祠四言通用對聯(lián)(任何姓氏通用,下同)

上聯(lián):長綿世澤;衣冠百世;春秋匪懈;昭假烈祖;繩其祖武;慎終追遠;

下聯(lián):丕振家聲。  俎豆千秋?!?繼序不忘。佑啟后人。  貽厥孫謀。積厚流光。

上聯(lián):百年樹德;繩其祖武;蒸嘗勿替;心誠則靈;奉先思孝;孰事有?。?/p>

下聯(lián):奕代流芳?!?佑我后人。  祀事孔明?!?意虔便安。敦族言歡。明德維馨。

姓氏宗祠五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千枝歸一本;世代源流遠;禮樂家聲遠;典祀千年重;宗祖規(guī)模遠;

下聯(lián):萬派總同源。孫枝奕祀長。詩書世澤長。綿延百世昌。  兒孫紹述長。

上聯(lián):祖功垂福澤;祖功垂福澤;澗溪毛可薦;蒸嘗酬祖德;福田宗祖種;

下聯(lián):宗德布春光。宗德衍家聲。黍稷德惟馨。昭穆序人倫。心地子孫收。

上聯(lián):仁義禮智信;萬葉薦余慶;衣冠陳俎豆;

下聯(lián):忠孝節(jié)德行。千齡光本支。禮樂薦馨香。

姓氏宗祠余慶堂五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余地有亨泰;土產(chǎn)無價寶;土能生萬物;

下聯(lián):慶盛多吉祥。地生有道才。地可發(fā)千祥。

姓氏宗祠六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本支百世不易;禮樂繩其祖武;名垂天地不朽;聽聰祖考遺訓;春秋享祀來格;

下聯(lián):烝嘗萬古如斯。詩書貽厥孫謀。神與日月同明。思貽父母令名。祖宗明命如聞。

上聯(lián):昭穆明其禮教;祖靈穆乎不遠;祖宗憑依在德;恭敬節(jié)讓明禮;子孫亦以為序;

下聯(lián):俎豆薦以馨香。舊德煥若其新。子孫對越惟誠。語默動靜其誠。昭穆不失其倫。

上聯(lián):福星高照棟宇;富貴貴在創(chuàng)業(yè);元吉光耀在上;

下聯(lián):禮樂幸來紫閣。幸福福于勞動。福祿繁榮來成。

姓氏宗祠余慶堂六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道遠幾時通達;

下聯(lián):路遙何日還鄉(xiāng)。

姓氏宗祠七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丁蘭刻木思親孝;千百年祖宗如在;不忘孝友為家政;水源木本承先澤;

下聯(lián):孟母斷機教子賢。億萬世子孫同薦。還冀詩書著祖鞭。春露秋霜展孝思。

上聯(lián):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構(gòu);先代貽謀由德澤;孝友傳家繩祖武;

下聯(lián):萬年支派水流東??谆菘讜r潔蒸嘗。后人繼世翼孫謀。詩書禮樂盡修齊。

上聯(lián):孝孫弟恭皆學問;金鼎焚香香結(jié)彩;春露秋霜崇祀典;秋霜春露懷先澤;

下聯(lián):先祖是皇禮莫愆。銀臺秉燭燭生花。父慈子孝篤倫常。霞蔚云蒸啟后人。

上聯(lián):儼若思孝孫在慶;祖功宗德流芳遠;祖澤百年惟禮樂;祖硯父田垂燕翼;

下聯(lián):祭如在明德惟馨。子孝孫賢世澤長。家風十世有箕裘。階蘭庭桂肇鴻圖。

上聯(lián):神至尊一誠可格;致孝思高曾以上;繼高曾孝思不匱;教孝教忠開世德;

下聯(lián):家常泰萬福攸同。遵古禮宗廟為先。奉俎豆明德惟馨。且耕且讀振家聲。

上聯(lián):謀烈遠貽山石厚;繩其祖武唯耕讀;雅言不外詩書禮;僾見愾聞?wù)鸯氲洌?/p>

下聯(lián):蘋蘩時薦水泉香。貽厥孫謀在儉勤。家教無非孝弟慈。貽美繩武煥宗祊。

上聯(lián):滿門忠節(jié)傳宇內(nèi);漫說不如我同姓;德洽群黎安衽席;藉談數(shù)典知有祖;

下聯(lián):世代宗親在人間。須求無忝爾所生。法嚴三尺懔風霜。富辰小忿不忘親。

上聯(lián):宗功丕著鐘麟趾;一脈源流先世澤;敬恭誠則篤其慶;澤及后裔典萬古;

下聯(lián):祖澤長綿起鳳毛。滿堂醞釀太和春。昭格明戴賜之光。姻怡鄉(xiāng)黨俎千秋。

上聯(lián):保民子而民歡樂;聰聽祖考之懿德;惟籍葵忱修俎豆;乃圣乃神監(jiān)有赫;

下聯(lián):寧爾裔則爾熾昌。思貽父母以令名。敢憑明德薦馨香。維宗維袒啟無疆。

上聯(lián):匡扶民物昭千古;

下聯(lián):燮理陰陽障一方。

姓氏宗祠大堂神龕七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祖德流芳思木本;樹發(fā)千枝根共本;祖德振千秋大業(yè);

下聯(lián):宗功浩大想水源。江水源同流萬派。宗功啟百代文明。

姓氏宗祠二姓合祀大堂神龕七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休言別族與宗族;

下聯(lián):但道吾翁和若翁。

姓氏宗祠八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立愛惟親,立敬惟長;身范克端,繩其祖武;世世子孫無相害也;

下聯(lián):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家規(guī)有訓,貽厥孫謀。明明我祖實式憑之。

上聯(lián):奉之以樂,安之以禮;金鼎呈祥,龍香結(jié)彩;繼序不忘,昭假烈祖;

下聯(lián):敬其所宗,愛其所親。銀臺報喜,鳳燭生花。春秋匪懈,佑啟后人。

上聯(lián):祭用烝嘗,仰酬祖德;僾見愾聯(lián),孝思不匱;雨順風調(diào),四時無害;

下聯(lián):禮循昭穆,克序人倫。秋嘗春礿,祀事孔明。民安物阜,一視同仁。

上聯(lián):必有豐年,人耕禹甸;祖則無私,無為善長;是訓是行,贊乃祖武;

下聯(lián):貽爾多福,家戴堯天。宗能秉公,師作明神。有典有則,貽劂孫謀。

上聯(lián):禮以待人,恭以致昌;有德可久,有功可大;

下聯(lián):優(yōu)然見位,愾然聞聲。致愨則著,致愛則存。

姓氏宗祠大堂神龕八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敬恭明袖則篤其慶;

下聯(lián):昭穆列祖載錫之光。

姓氏宗祠九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春霜秋霜,本枝衍百世;繼述序人倫,禮循昭穆;

下聯(lián):聿修厥德,無忝爾所生。蘋蘩藻潔,俎豆祝千秋。馨香酬祖德,祭用烝嘗。

上聯(lián):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喬木發(fā)千枝,豈非一本;

下聯(lián):祖靈追百世,若見若聞。長江分萬脈,總是同源。

姓氏宗祠十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修身齊家,不外綱常大節(jié);德葉南離,飲食烹調(diào)有賴;陟降遙通,魂魄常依華屋;

下聯(lián):繼志述事,毋忘孝友先聲。廚稱東道,善惡彰昭無私。春秋展祭,馨香宜徹幽泉。

上聯(lián):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麥;燮理陰陽,不過替天行道;人至上圣賢,書可耕可讀;

下聯(lián):興隆四序,德遍動植飛潛。參贊化育,無非代地施恩。德為繩祖宗,恩當報當酬。

上聯(lián):祖宗忠厚遺留,由來遠矣;萃子孫于一堂,序昭序穆;靈通本乎聰明,山川并壽;

下聯(lián):歲時蒸嘗祭烹,可不敬乎。祀祖宗于百代,報德報恩。顯應(yīng)由于正直,人物增輝。

姓氏宗祠十一言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報德報功,愛祖時思心不斁;春祀秋嘗,遵萬古賢禮樂圣;春露秋霜,當思德業(yè)由先澤;

下聯(lián):致誠致愨,敬神如在孝常存。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云蒸霞蔚,留得讀書與后人。

上聯(lián):要好兒孫,須從尊祖敬宗起;堂勢尊嚴,昭奕代祖功宗德;勤儉持家,農(nóng)工商賈各居業(yè);

下聯(lián):欲光門第,還自讀書積善來。孫支蕃衍,承萬年春祀秋嘗。文章華國,祖考高曾乃慰心。

上聯(lián):先代有貽謀,肇基端由勤儉;守祖宗一脈真?zhèn)?,克勤克儉;

下聯(lián):后人宜續(xù)緒,務(wù)本只在讀耕。教子孫兩行正路,唯讀唯耕。

姓氏宗祠十一言以上通用對聯(lián)

上聯(lián):溯祖德宗功,奕葉簪纓推望族;

下聯(lián):別蘭孫桂子,萬年詩禮繼先聲。

上聯(lián):百族重四民,士農(nóng)工商各歸本業(yè);

下聯(lián):兩房源一脈,伯叔兄弟須念同胞。

上聯(lián):仲光滔華振志,萬承有元堂世運;

下聯(lián):和平忠美瑞深,開業(yè)積德并傳朝。

上聯(lián):高天厚地獻奇,星斗圖書山水畫;

下聯(lián):光宗耀祖垂訓,衣冠禮樂圣賢言。

上聯(lián):何須溯趙錢孫李周,非一脈正宗;

下聯(lián):實只求工農(nóng)商學兵,能五體同心。

上聯(lián):春露秋霜,正蘊藻流芳,蘋蘩煥彩;

下聯(lián):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靈爽式憑。

上聯(lián):家肥則族肥,不外親親長長數(shù)大事;

下聯(lián):祖遠而聽遠,全憑子子孫孫一個心。()

上聯(lián):垂訓一無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

下聯(lián):守身三自及,會吃虧的便為孝子賢孫。

上聯(lián):愾乎聞、僾乎見,豈陳俎載牲,遂云來格;

下聯(lián):屬于毛、離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饗親。

上聯(lián):宗祠對名山,左青龍、右白虎,祥瑞上騰萬丈焰;

下聯(lián):門前環(huán)古水,襟東江、袖西洲,彩練直涌百川雄。

上聯(lián):富貴顯然,必忠孝節(jié)義自任數(shù)端,方可無慚宗祖;

下聯(lián):詩書美矣,但農(nóng)工商賈各專一業(yè),便非不肖子孫。

上聯(lián):祖遺世澤長新,禮樂詩書先哲,燕冀須發(fā)揚光大;

下聯(lián):宗留家聲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蟬聯(lián)要繼往開來。

上聯(lián):穆元祀,禮莫愆,繼禰、繼祖、繼高曾,孝思不匱;

下聯(lián):屢豐年,歲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維馨。

上聯(lián):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禮遺規(guī),欽崇祀典;

下聯(lián):父之貴者慈,子之貴者孝,式文公懿訓,篤念倫常。

上聯(lián):尊祖敬宗,豈專在黍稷馨香,最貴心齋明而躬節(jié)儉;

下聯(lián):光肖裕后,誠惟是簪纓炳赫,自當家禮樂而戶詩書。

上聯(lián):士恒士,農(nóng)恒農(nóng),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閑民,便有興隆氣象;

下聯(lián):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門無乖氣,方為孝友人家。

上聯(lián):莫云遺澤不靈長,但大家饑有食,寒有衣,從容朝夕,便當思舊德;

下聯(lián):豈必煩言多責備,亦只要孝于親,弟于長,敦敘倫紀,即可謂亢宗。

上聯(lián):幾十年積德累仁,用宏堂構(gòu)命之敬命之愛,以燕以冀惟曰曾孫有慶;

下聯(lián):數(shù)百載煮葵烹棗,以潔蒸嘗俾爾識俾爾昌,孔時孔惠實憑先祖是皇。

上聯(lián):告大眾聽聞,今日做人兒孫,他年即人宗祖,落葉歸根,也為自家留地步;

下聯(lián):是吾曹責任,先當舉其紀綱,后則詳其條目,興祠廣祭,庶幾奕祀有馨香。

第3篇:孫承宗傳范文

[關(guān)鍵詞]孛術(shù)魯;家世;生平;交游

一、 生平

孛術(shù)魯孛術(shù)魯又作富珠哩),字子,《元史》有傳。據(jù)蘇天爵撰《元故中奉大夫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追封南陽郡公謚文靖孛術(shù)魯公神道碑并序》(以下簡稱《孛術(shù)魯公神道碑》)記載“公之先,女真貴族……世居上京之隆安”,祖父名德,從憲宗南征,移徙鄧州順陽川,以功封南陽郡侯,因此,《元史?孛術(shù)魯傳》記其為“其先隆安人”[1]4219。其父居謙,因孛術(shù)魯顯貴,封南陽郡公。至于其祖父在金元之際的具體活動,史無明文,難以詳考。蘇天爵只是簡單的記載說:“韶勇公初從憲廟南徙,以總保甲射生軍壯總把,戍鄧之順陽川,因家焉”[2]98?!对?孛術(shù)魯傳》記載其父居謙曰:“初辟掾江西,以家自隨”[1]4219。據(jù)此而知,孛術(shù)魯?shù)淖娓肛眯g(shù)魯?shù)乱蚬Ψ饽详柨す?,?jīng)過蒙金戰(zhàn)爭,女真貴族受到巨大的打擊,孛術(shù)魯家族也趨于衰落,到孛術(shù)魯出生后,其父居謙嘗曰:“是兒必興吾家”[2]98。

延五年(1318),擢升為中書右司都事(正七品),未幾,遷翰林修撰(正六品)。在仁宗和英宗朝,孛術(shù)魯憑借其學識和當時名相拜柱的推薦,備受皇帝的賞識。據(jù)《元史》卷183載:“帝方獵柳林,駐故東平王安童碑所,因獻《駐蹕頌》,皆稱旨,命坐,賜飲尚尊”[1]4219。孛術(shù)魯所進《駐蹕頌》“敷言忠憲王轉(zhuǎn)相世廟,統(tǒng)一六合,修舉百度,治底雍熙,以箴規(guī)焉”[2]99,正合英宗“欲復祖宗之治”的宏圖大志,孛術(shù)魯以安童的事跡規(guī)勸英宗“徵用老成,開明治道”[5]329。泰定三年(1325),擢升為燕南河北道廉訪使(正三品)。文宗圖帖睦兒榮登大寶,文宗經(jīng)常以子直呼孛術(shù)魯而不呼其名。據(jù)《孛術(shù)魯神道碑》載:建奎章閣學士院,陳列圖書,日覽觀焉,兩院官屬學士皆上所自擇勛舊文學,親書其姓名付中書以行文書銓曹,不敢進擬,公既選簽太禧,而奎章閣適缺大學士員,近臣乘間以某官為言,上怒曰:“汝何不薦用子馬伯庸而以斯人為言乎?”[2]98-100。文宗在此處直呼孛術(shù)魯為子,并且對于近臣沒有推薦孛術(shù)魯為奎章閣大學士而大發(fā)雷霆,由此可見文宗對于孛術(shù)魯?shù)钠髦亍?/p>

二、 交游

孛術(shù)魯學業(yè)有成,“年出二十號稱巨儒”[2]97,并且“為學一本于性命道德,而記問宏博,異言僻語。文章簡奧典雅,深合古法”[1]4222。

孛術(shù)魯一介文人,他的詩文才情贏得了后人的喜愛,因其學博而正,逐漸由一介布衣漸趨廟堂,成為翰苑名流。因其詩文才情,他的周圍有不少德才兼?zhèn)涞奈娜搜攀浚麄冎g的唱酬答贈,不僅密切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為元代文人的社會網(wǎng)絡(luò)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

(一)與虞集交游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宋丞相允文五世孫,宋亡,僑居臨川崇仁。[1]4174虞集出自道學世家,其詩文在當時就倍受推崇,后代已有很高的評價,清代四庫館臣在編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道園學古錄》說:“有元一代,作者云興,大德、延以還,尤為極盛,而詞壇宿老,要必以集為大宗”[9]2810。虞集因其詩文方面的至高造詣,大德初年,經(jīng)大臣推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除國子祭酒、博士。關(guān)于孛術(shù)魯與虞集之間的相互答贈與唱酬主要在虞集的文集當中有反映。孛術(shù)魯與虞集自大德十一年(1307)開始同朝為官,共事三十余年,但由于孛術(shù)魯經(jīng)常外出做官,見于虞集答贈孛術(shù)魯?shù)脑娢挠小洞雾嵈痿斪訁⒄住穂11]915和《送魯子廉使?jié)h中》[10]56,其中《送魯子廉使?jié)h中》詩曰:

封上送臺禮,輕車入漢中。節(jié)毛吹渭雨,木葉動秦風。

把酒臺基古,馳書歲事豐。朝回倚西閣,日日數(shù)歸鴻。

此詩大概作于元文宗至順年間,(1330―1333),此時的孛術(shù)魯被擢升為陜西漢中道廉訪使(正三品),而此時的虞集,據(jù)《元史?虞集傳》載“集每承詔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從容諷切”[1]4179,據(jù)此推斷,此時的虞集應(yīng)該是翰林學士承旨。孛術(shù)魯出任陜西漢中道廉訪使,作為摯友的虞集作詩一首為孛術(shù)魯送別,與摯友一別,讓他“朝回倚西閣,日日數(shù)歸鴻”,由此可見孛術(shù)魯與虞集之交非同一般,如若不是,也不至于虞集為孛術(shù)魯?shù)碾x去而“日日數(shù)歸鴻”。

(二)與許有壬的交游

許有壬(1287―1364)字可用,其先世居潁州,后徙居湯陰[12]9-10(今屬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年二十薦授開寧路學正,延二年(1315)進士及第,同知遼州[12]7-8(今山西省左權(quán)縣),累遷集賢大學士、樞密副使、中書左丞。

據(jù)《元史》和《孛術(shù)魯神道碑》相關(guān)資料記載此詩大概作于延二年(1315)至延五年(1318)之間。據(jù)《元史?孛術(shù)魯傳》載“延二年,擢河東道[1]2181廉訪司經(jīng)歷,遷陜西行臺監(jiān)察御史……五年,拜監(jiān)察御史”[1]4219,而此詩的題目中稱孛術(shù)魯為魯子御史,這說明此時的孛術(shù)魯應(yīng)該擔任的是監(jiān)察御史或者即將赴任監(jiān)察御史一職。而兩人為何能在中秋之時一起郊游,《元史?許有壬傳》載“擢延二年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燕南河北道廉訪司在今山西太原置司,而遼州則在太原之南,并且根據(jù)《送魯子赴西臺御史》和《中秋偕魯子御史飲僉憲張允謙宅以中字為韻徵詩賦二首》可以推斷,此時的孛術(shù)魯應(yīng)該是由燕南河北道廉訪司經(jīng)歷升為陜西行臺監(jiān)察御史,途徑遼州,與友人許有壬共度中秋佳節(jié),并吟詩作賦以作紀念。

孛術(shù)魯“文章簡奧典雅,深合古法”[1]4222,許有壬“雄渾閎雋,涌入層瀾,善筆札,工辭章”[1]4203,二者都因為博聞強識而經(jīng)朝臣舉薦得以步入仕途,且兩人都是當時之名士,再加上出身相近,使得他們相互照拂,在孛術(shù)魯將赴陜西擔任監(jiān)察御史之時許有壬賦詩曰“歲寒情勿替,分路念同陰”[3]82,借此詩以表達許有壬期望他和孛術(shù)魯之間的友情萬古長青。雖然二人都是當時的名士,但都彼此特別敬仰對方,許有壬稱孛術(shù)魯“弱冠名先振,高風士久歆。正是通過這種相互之間的來往答贈,增進了相互之間的感情,同時也使得他們之間在仕途上相互照應(yīng),形成了元代文人的社會網(wǎng)絡(luò),其實也是元代漢人儒士在政治上的一種表現(xiàn),是元代用儒術(shù)治國的倡導者和捍衛(wèi)者。

三、 結(jié)語

孛術(shù)魯作為金遺民,在元初,師從當世之名師,經(jīng)數(shù)年寒窗苦讀,終于“弱冠名先振”,“年出二十方稱巨儒”,其為文章簡奧典雅,深合古法,躋身名儒之列,著有《菊潭集》六十卷,現(xiàn)存四卷。孛術(shù)魯于元朝中后期在朝中為官三十余年,這一時期的元朝政權(quán)經(jīng)過了元初的恢復發(fā)展逐漸走走向衰落,政權(quán)中的蒙古勛舊勢力逐漸居主導地位,使得民族矛盾逐漸激化。盡管元武宗、仁宗、文宗曾經(jīng)嘗試扭轉(zhuǎn)這種頹勢,但都無果而終,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元仁宗元元年(1314)開科取士,使得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儒學逐漸突破了元初的沉寂,逐漸開始復蘇。孛術(shù)魯曾經(jīng)擔任翰林侍讀學士、經(jīng)筵官,并且在家鄉(xiāng)順陽“欲建博山書院,以淑其人”[2]100,對于元朝中后期儒學的復興,他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2181,4174,4179,4203,

4219,4221,4222.

[2][元]蘇天爵.滋溪文稿[Z],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97,98,99,100,101.

[3][元]有壬.《至正集》[Z],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82,102.

[4][元]虞集 .《道園類稿》卷四一,《虞集全集》(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1075.

[5][元]蘇天爵.《元文類》[Z],四部叢刊影元至正本:329.

[6][元]揭奚斯.《揭奚斯全集》[M] .李夢生點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10.

[7][元]王沂.《伊濱集》[Z]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74.

[8][清]廖荃孫.《菊潭集》[Z]清宣統(tǒng)間江陰廖氏刻本:736.

[9][清]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Z].清乾隆武英殿刻本:2810.

[10][元]虞集.《道園學古錄》[Z],四部叢刊影泰翻元小字本:51,56.

第4篇:孫承宗傳范文

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zhèn),古稱曲梁,北連順德(今邢臺市),南控黃河,西倚太行,東臨平原,水陸交通十分發(fā)達。在這塊風光如畫的寶地上,明清以降,人文薈萃,名家輩出,對當?shù)貙W子深有影響,使水鄉(xiāng)古城孕育著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太極拳苑一代宗師武禹襄就誕生在這里。

廣府古城有武、范、竇、黎四大望族。武家住在東大街,武禹襄就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武氏自明初從山西移民于此地,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了。禹襄名河清,號廉泉,字表禹襄。禹襄弟兄三人,長兄澄清(1800~1884年 ),字霽宇,號秋瀛,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科進士,官河南舞陽縣知縣;仲兄汝清,字澤棠,道光二十年(1840年 )庚子科進士,官刑部四川司員外郎。武禹襄行三,廩貢生,候選訓導,以子孫貴,贈封中憲大夫、兵部郎中加封二級。

武氏昆仲雖然習文,因受時風和家庭影響也都兼習武藝。廣府西大街有一所太和堂中藥店,是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經(jīng)營,伙友多習拳技。藥店房屋是武家產(chǎn)業(yè),禹襄常到太和堂閑坐,見店伙所演拳技與眾不同,遂以房東之誼求授,練習有年,而奧妙難悟。后來同郡南關(guān)楊祿禪(名???,1799~1872年)返里。祿禪曾在河南溫縣陳家溝隨拳師陳長興(字云亭,1771~1853年)學拳,返里后住在太和堂內(nèi)以教拳為業(yè),得識武氏昆仲。徐震《太極拳考信錄》對此記載較詳。他說:“禹襄與兄秋瀛及澤棠皆好武技。祿禪歸自陳家溝,雖身懷絕技,以單門寒族,不為鄉(xiāng)里所重,武氏兄弟慕其技之精妙,皆折節(jié)與交,祿禪以武氏為永年望族,亦傾心結(jié)納?!蔽涫系苄值靡灾淙贾笠O特S二年(1852年),禹襄奉母命往河南舞陽縣探望長兄澄清,經(jīng)太和堂店東介紹,禹襄繞道溫縣趙堡鎮(zhèn)拜訪了當?shù)刂瓗熽惽迤?1795~1868年)。據(jù)傳說,武禹襄到趙堡鎮(zhèn)造訪陳清平時,清平正為一場官司所牽連。懷慶府(清制,溫縣歸懷慶府管轄)知府與武家為舊好,禹襄便煩他代清平和解了官司。清平對此深為感激,繼知禹襄是為學拳問藝而來,遂留禹襄在趙堡居住月余,將拳技奧秘悉授禹襄。

同時,禹襄的長兄武澄清在舞陽縣任上從北舞渡一鹽店獲得一冊山西王宗岳編寫的《太極拳譜》,這是當時發(fā)現(xiàn)的第一部總結(jié)太極拳練法、用法以及為何命名太極拳的重要文獻。禹襄到舞陽后,澄清將拳譜轉(zhuǎn)交給他。禹襄得到這部拳譜更有發(fā)悟,返里后,放棄科考,“惟日以上事慈闈,下課子孫,究心太極拳術(shù)為事。”(見《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他以儒家學說為指導,參以兵家奇正虛實之術(shù)、醫(yī)學經(jīng)絡(luò)氣血之說、養(yǎng)生吐納導引之功、技擊家蓄發(fā)提放之巧,經(jīng)多年潛心研習,遂神乎其技。他本著“實習實行”的理論,多與力大精通武藝者相搏,以驗技巧,故其術(shù)尤為精到。禹襄根據(jù)心得寫有《十三勢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勢說略》、《四字秘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論和習拳要旨,把太極拳升華為煉意、練體、養(yǎng)氣(蓄神)三者相結(jié)合的高級拳術(shù)。禹襄的傳人李亦(1832~1892年)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寫有《五字訣》、《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訣》、《太極拳小序》等拳論;禹襄的長兄澄清寫有《釋原論》、《打手歌》等文,禹襄仲兄汝清寫有《太極拳結(jié)論》等文,為太極拳的發(fā)展提供了系統(tǒng)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膏馥了眾多的太極拳家,并為日后眾多文人學者研究探討太極拳藝開創(chuàng)了先河。

武禹襄還根據(jù)拳理拳法創(chuàng)編了一套融技擊、健身、養(yǎng)性為一體的拳勢和刀、桿研修器械路數(shù),把推手演化為進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他創(chuàng)編的拳勢,組織縝密,法度嚴謹,勢簡技繁,用法精敏。走架強調(diào)用意,以心行氣,招勢變換須有折疊,走化蓄發(fā)妙在腰隙抽掣。拳風自然洗練,外則柔和淵懿,內(nèi)則堅勁雄直,含陽剛于陰柔之中,寓雄奇于淡遠之內(nèi),形成了“簡潔縝密,術(shù)法分明,古樸典雅,端莊灑脫”的獨特風格。

武禹襄遠法王宗岳,近師陳清平,忠于繼承,勇于革新,師前賢心法,不泥古人步跡,從拳理、拳法到刀桿運用,一幟卓樹、蔚然成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太極拳學派。他成就雖大,可惜為社會地位所限,不屑公開課徒傳藝,得其真?zhèn)髡叱馍钜喈?、李啟軒外,只有楊班侯一人?/p>

李亦畬,名經(jīng)綸(1832~1892年),出身書香門第。其父生子四人,亦畬居長,啟軒行二。亦畬是同治元年(1862年)壬戍科舉人。啟軒名承綸,光緒元年(1875年)乙亥科舉人。二人文學賅備,名噪一時,因受舅父禹襄影響,放棄仕進致力于太極拳術(shù)之研究,以亦畬成就最大。武延緒在《李公兄弟家傳》中對亦畬學拳經(jīng)過有詳細的描述:“先王父(指武禹襄)好之(指太極拳),習焉而精,顧未嘗輕以授人……惟公(指李亦畬)來,則有無弗傳,傳無弗盡,口詔之,頤指之,身形容之,手足提引之,神授而氣予之。公步亦步,趨亦趨,以目聽,以心撫,以力追,以意會,凡或向或背,或進或退,或伸或縮,或縈或拂,無不窮極幼眇,而受命也如響。倘所謂用志不分,乃疑于神者邪!”亦畬仿舅父禹襄的做法,重“實習實用”,常和年富力壯者較技,印證所學,每有所得,即寫出貼在墻上,朝夕揣摩,一再修潤充實,直到滿意為止,最后總結(jié)寫成《五字訣》等著名拳論。他于1881~1882年間將王宗岳拳譜、武禹襄拳論益以己作,手書三冊,一冊自存,一冊交胞弟啟軒,一冊交弟子郝和。經(jīng)他一番辛苦,這批太極拳的經(jīng)典文獻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為后人研究和發(fā)展太極拳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亦畬次弟啟軒喜文學,精考據(jù),太極拳技不如乃兄,著有《太極拳行功歌訣》(也有題為《各勢白話歌》的)。因李家素以誦讀為業(yè),亦畬昆仲均未以拳技問世,罕于授徒,能傳亦畬拳技的以門人郝和最精。

郝和,字為真(1849~1920年),永年人。體貌魁偉,秉性敦厚。因家道貧寒,在糧店傭工,大車運來糧食,卸車時為真能左右手各平舉百余斤重之糧袋,借以練力,故其膂力倍于常人。為真?zhèn)蚬ぶ?,“酷嗜拳藝,好讀書。先習外家拳,后以其不輕妙靈活,非技擊上乘,改習太極拳,從邑紳李亦畬先生學,潛心致志,二十年如一日。造詣精純,猶不自矜?!?引文見《郝為真先生行略》)武禹襄、李亦畬所著拳論言簡意賅,精要處非言傳身演不能究其精妙,獨為真能傳其竅要。李亦畬先生見為真尊師重教、人品端優(yōu),視為自己拳藝的衣缽傳人。知為真為人傭工,薪給微薄,遂資助為真自開糧店,使其家用寬裕,以便安心習拳。亦畬晚年每逢有人前來訪問拳技,多令為真與之周旋,足見亦畬公對為真先生之器重。亦畬逝世后,為真因人所請公開教拳,門下桃李遍及冀南,武禹襄所創(chuàng)學派至此才得以弘揚發(fā)展,與溫縣陳氏太極、北京楊氏太極,鼎足而三,為本世紀30年代太極拳的擴大發(fā)展、流派繁衍奠定了基礎(chǔ)。

為真先生一生授人甚多,能傳其藝者,除次子文桂外,本縣有李福蔭(李啟軒之孫)、韓欽賢、李槐蔭(李亦之長孫)、張振宗、范念祖等;順德府有李圣端、李香遠、郝中天、王延九、申文魁、申武魁等;清河縣有閻志高等。余如任縣王其和、劉東漢;隆堯縣孟和春、毛根元、郭三剛等也都直接或間接受過為真先生的指導。亦公逝世時,其次子李遜之(1882~1944年)才八九歲,其拳技亦多為師兄為真所授。

第5篇:孫承宗傳范文

我們這里所要著重指出的是,魏伯陽為東漢時代的人,張陵也是東漢順帝年間的人;而漢代則是黃老之學極其盛行的歷史時期。因此,魏伯陽以房中術(shù)寫成《周易參同契》,道教初創(chuàng)階段以黃老思想為理論基礎(chǔ),以“黃道”之術(shù)作為主要的修煉方式,都與黃老學派的影響緊密相關(guān)。而黃老學派對老子“道”的各種發(fā)揮,卻為后世男女雙修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西漢初年,印度佛教傳入我國,對我國傳統(tǒng)的仙道文化造成很大沖擊。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因其“瘦詞隱語,文筆深奧”,難以普及,未能受到應(yīng)有的重視。而道教則受佛教三密加持的影響,又出現(xiàn)了存思、手訣、符篆和咒語等新的修持內(nèi)容。北魏太延末年,道士寇謙受到太武帝的崇奉,對早期道教的教義和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他首先“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shù)”,吸取了儒學中的“五?!庇^念,“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即服氣術(shù)和導引術(shù))”,并且吸融儒釋的禮儀規(guī)戒,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道教教理教義和齋戒儀式,對后世道教組織的發(fā)展影響甚大,但從仙道文化的發(fā)展狀況來看,卻是歷史的隨腿。

隋唐之際,由于漢地佛教禪學和儒道老莊玄學的興起,使仙道文化幾乎陷于停頓狀態(tài)。特別是在禪宗直入頓悟的實相禪和所謂徹底解脫境界的影響下,爐火煉丹術(shù)也被認為是一種至簡至易的成仙方法,而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推廣。由于丹藥含有化學成份的巨毒,因服食中毒至死者亦不在少數(shù);這便引起服丹者的心理懼怕,使人們逐漸對丹藥失去了信心和依賴。入宋以后,以服食丹藥成仙目的的外丹燒煉趨于衰微。時至元代,服食外丹之說幾乎銷聲匿跡,已被當成旁門邪道而遭到駁斥。

正是因為有了魏晉至隋唐時期對仙道文化的誤導,以及服食丹藥所造成的慘痛教訓,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才得以重新受到重視。唐代道士劉知古著述《日月玄樞論》,率先提倡內(nèi)丹修煉。他在著作中說:“道之所秘者,莫若還丹:還丹可驗者,莫若龍彪。龍虎之所出者,莫若《參同契》。”并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核心,隱喻了內(nèi)丹修煉的過程。其說不僅發(fā)展了《周易參同契》的內(nèi)煉理論,對唐末五代鐘呂派丹法的形成,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唐末五代,是我國內(nèi)丹術(shù)得以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我國道教史上出現(xiàn)了一批杰出的人物,這就是以呂洞賓為首的潭峭、麻衣道者、陳摶和李琪等人。尤其是呂洞賓,在內(nèi)丹學術(shù)上的貢獻尤為突出。例如宋元時期全真道北派和南派的丹法,均出自鐘呂派一系;女丹功法的出現(xiàn),也始于呂洞賓的傳授。

北宋之際,浙江天臺道人張伯端開創(chuàng)金丹派。該派出自鐘呂丹法,以內(nèi)煉成仙為主旨,屬于鐘呂派續(xù)嗣。該派丹法主要盛行于南宋期間,與后來興起于金初的全真道同源異流,丹法歧異,其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房中術(shù)及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故后人稱張伯端一系為南宗,王重陽一系為北宗;亦稱張伯端一系為全真道南宗或金丹派南宗。

金丹派南宗的傳承,自張伯端傳石泰、王邦叔等人之后,石泰又傳薛道光;薛傳陳楠;陳傳白玉蟾、沙道彰、鞠九思、黃天谷等人。張、石、薛、陳、白一脈相承,被后人尊稱為“南宗五祖”。

該派自陳楠起,丹訣之外兼行神霄雷法。至其徒白玉蟾時,門庭始盛,有彭耜、留元長、葉石熙、趙牧夫等弟子。其中尤以彭耜師徒在福州一帶影響極大,有本派之靖廬及宮觀。南宗雖未建立大教團,入元后宗嗣不盛,門人也多合流于全真道。但該宗諸祖師高徒留有不少丹書典籍,對內(nèi)丹術(shù)的貢獻甚大。尤其是《悟真篇》,深闡性命之奧秘,為《周易參同契》以來最重要的丹籍撰述,對全真道北宗乃至宋元以來其余各道派,均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另外,兩宋期間亦有道士劉永年闡揚《悟真篇》之學,門人稱其于南宋初遇張伯端得訣。后劉永年傳訣于翁葆光,并公開主張男女陰陽雙修。元代道士陳致虛的丹法,亦承衍于此。

白玉蟾另有一名再傳弟子,即元代道士李道純,其丹法融匯三教,核心要訣為“守中”與“中和”,在丹法中自成一家,被后世道教稱之為內(nèi)丹“中派”。實際上,中派并非教團,也不是什么金丹內(nèi)煉派系,主要是以內(nèi)丹理論的著述而聞名于世。李道純著有《中和集》、《三天易髓》、《瑩蟾子語錄》、《道德會元》、《全真集玄秘要》等著作,對了解內(nèi)丹理論有些幫助。

明代尹真人高第,清代黃元吉,均承其要旨,倡導中派之說。尹真人高第著《性命圭旨》,以論守中要訣,強調(diào)儒釋道三家合用為上乘。黃元吉著《樂育堂語錄》、《道德經(jīng)注釋》等書,其功法講求中黃直透,以守中為一貫功夫,不用后升前降(即督任二脈小周天運煉)。白云觀《諸真宗派總薄》將這些內(nèi)丹功法統(tǒng)稱為中派,亦稱:“先天派”。

金初,我國北方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道派,即全真道。創(chuàng)始人為陜西成陽人王,號重陽。他自稱四十八歲時遇仙人呂洞賓于甘河鎮(zhèn),授以要道口訣,遂棄家人終南山修道。大定七年(1167)焚庵東行,在山東寧海等地先后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后稱北七真。因王曾在馬鈺家筑“全真庵”自住,故該道派便稱名為“全真”。

王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他在詩中寫道:“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重陽全真集?孫公問三教詩》)。并以《道德經(jīng)》、《孝經(jīng)》、《般若心經(jīng)》教眾信徒諷誦,強調(diào)修真者須先除情去欲,斷絕酒色財氣,貪嗔愛染,清凈心地,以求“明心見性”,即可全真。其修持方法大略可分為“真功”與“真行”兩部分?!罢婀Α敝競€人內(nèi)在的修養(yǎng),“須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無動無作,真清真凈,抱元守一,存神固霖。”(《正真人語錄》)所謂“真行”,即指傳道濟世的功德,須修仁蘊德,濟貧拔苦,拯人患難,與萬物無私,并宣傳功和行達到兩全,即可超離生死,成為真人。

全真道重陽派發(fā)展至邱處機掌教后,因應(yīng)元成吉思汗之詔,遠赴西域雪山論道,進言“敬天愛民為本”,受到成吉思汗的崇敬;遂奉敕掌管天下出家人,使全真道進入全盛時期。而至今影響最大者,為邱處機的龍門派。

宋元之際不僅是內(nèi)丹術(shù)鼎盛的歷史時期,也是符道派趨于成熟的重要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符道派,皆以融合內(nèi)丹修煉與符法外用為特征。主張內(nèi)煉為本,道法為用,重視自身內(nèi)在功力的修煉。其主要道派有,以許遜為祖師的凈明派,以王文卿為代表的神霄派,以黃舜申為代表的清微派,以方貧樂為代表的天蓬派。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帝詔令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lǐng)三山符。從此以后,過去江西龍虎山傳天師法的龍虎宗(正一派)、清江縣閣皂山傳葛玄靈寶法的閣皂宗(靈寶派),江蘇句容縣傳上清法的茅山宗(上清派),皆統(tǒng)一于正一派,天師道從此也亦名“正一道”。其他如凈明派、神霄派、清微派、天蓬派等符道支派,均為正一道所統(tǒng)屬之。

我們從以上所介紹的內(nèi)容中可以看出,仙道學術(shù)的歷史發(fā)展淵源,產(chǎn)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道家學派和神仙三大流派中的房中派。而黃老學派將道家學說與房中術(shù)的結(jié)合,形成了后世所謂的陰陽雙修丹法。莊子學派中的“坐忘”和“心齋”等修養(yǎng)法與隋唐佛教禪宗和儒道玄學的結(jié)合,則形成了后世所謂的“清修丹法”。宋元之后,我國道教雖然形成了以正一、全真兩大道派為主流的諸多道派,但以內(nèi)丹修煉為本的“仙道貴生”宗旨,卻是道教諸派的共識。因此我們說,古人所謂的“神仙之道”,實質(zhì)匕則是指“內(nèi)丹術(shù)”而言?;蛘哒f,古人得道成仙的主要修煉方式,即是“內(nèi)丹術(shù)”。

(3)三張:即張陵、張衡和張魯。

(4)五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5)還丹:這皇是指內(nèi)丹修煉,能使精氣神互化融合,復返先天純陽之體。這種互化融合,復返先天的功能和過程,即稱為還丹。

第6篇:孫承宗傳范文

仔細考察,袁崇煥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35歲中進士,天啟二年(1622年)38歲單騎出關(guān)走上仕途。在天啟年間的六年,直到天啟七年的“寧錦大捷”,可謂一直春風得意。一方面因為脫穎而出時碰到當時遼東經(jīng)略孫承宗這樣的好上司,另一方面也因未到達關(guān)鍵位置,沒有進入魏忠賢的視野,他在當時也相對能委屈于魏忠賢。后來到了天啟七年七月魏忠賢彈劾他,其實就因為寧錦大捷突然使魏忠賢意識到這個“蠻子”已經(jīng)足夠之大??上У氖羌词够剜l(xiāng)后,袁崇煥也沒能有時間檢討自己的悲劇性格。七月他回鄉(xiāng),八月熹宗就死了,崇禎即位后,十一月他就被重新啟用,中間只有五個月。等到崇禎元年的四月,他就高升當上了正二品的兵部尚書,變成最被倚重的軍事首領(lǐng),七月崇禎專門召見他。我讀張岱的《石匱書后集》,所記特別有意思。崇禎召見他時先問,“女真跳梁十載,封疆淪陷,遼民涂炭。卿萬里赴召,有何方略?”袁崇煥就夸下了“徜皇上假臣便宜,五年而東患可平、全遼可復”的???。然后袁崇煥提出種種要求,每提一個,崇禎便對相關(guān)大臣喝道“敢不承命!”這“敢不承命”用了三次,崇禎又親自給他擔保,稱不會聽信對他的“忌功妒能”,在內(nèi)閣輔臣劉鴻訓等建議下授予他尚方寶劍。我由此覺得,他的悲劇一方面是因為崇禎給他太大的權(quán)力,而他又不足以承擔這么大的權(quán)力。另一方面是他在這權(quán)力之前不明白或者壓根沒想到個人之小,因此自以為整個邊關(guān)大事真正可以由他獨攬。張岱對他的評介是,“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一種猴),而性格躁暴,攘臂談天下事,多人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墮幕士云霧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魘也。五年滅寇,寇不能火而自滅之矣。”顯然是貶意。

崇禎元年袁崇煥大權(quán)在握時44歲,而崇禎當上皇帝時只有17歲。17歲的崇禎意氣用事,《明史》中對他的評介是“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劇失措”。而按例當時44歲的袁崇煥怎么也應(yīng)深知“審時度世”這個道理。但他到寧遠后立即徹底進行權(quán)力清理,七月到山海關(guān),第二年六月初五就殺了不愿委屈于他的毛文龍,真所謂不留一點余地。毛文龍也算一名鎮(zhèn)遼大將,他鎮(zhèn)守皮島、攻占金州后,牽制整個遼東半島,既然掛將軍印,也賜尚方寶劍,就絕非金庸先生所說那樣草包。當初兵部對他的評價是:“滅奴(努爾哈赤)不足,牽奴則有余?!睔⒚凝埵欠裰苯訉е铝?個月后后金兵臨遵化?兩者之間肯定沒有必然聯(lián)系―――因為后金與蒙古兵是繞開遼西,分三路突破了大安口、龍井關(guān)、洪山口,從喜峰口攻入長城。但擅自殺毛文龍,肯定致使朝廷內(nèi)不少大臣認為他是“以權(quán)行其私”。崇禎聽到此事先是震驚,然后從安撫他角度對先斬后奏的認可,又擴展了他的自大心理。

從崇禎元年七月十四日崇禎召見委以重任到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一崇禎讓錦衣衛(wèi)當場將他拿下,之間只有一年四個半月。崇禎下決心拿袁崇煥,我以為也實屬忍無可忍―――其一,給你最大權(quán)力,你信誓旦旦五年全遼可復,卻一年多就兵臨京畿。其二,你率部抵薊州后,發(fā)覺敵軍向北京進發(fā),未阻擊卻是追隨,使三河、香河、順義一一失陷,又直奔京城,客觀上就是把敵軍引到了城下。這一著引發(fā)整個京城內(nèi)外公憤,即使沒有太監(jiān)報告,多疑的崇禎也會懷疑他的動機。其三,皇太極退兵后,崇禎十一月二十三日召見,他見到群臣又極力張揚敵軍銳不可當,慫恿朝臣們主張城下之盟;見了崇禎強調(diào)情勢危急,又稱將士疲憊,要求入城休整;真可謂一步步促使崇禎下決心。我讀《石匱書后集》,他抵達薊州后,與后金兵相遇后金兵與他避而不戰(zhàn),然后卻與滿桂決戰(zhàn),將滿桂擊潰,于是滿桂向崇禎報告,“崇煥于女真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議和,殺毛文龍以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滅寇之居?!迸c正史記載不同。

我從樊先生的《崇禎傳》中讀到,崇禎抓袁崇煥,起先并不想將其處死。當初有兵科給事中錢家修為袁崇煥鳴冤,崇禎的批示是:“覽卿奏,具見忠愛。袁崇煥鞠問明白,即著前去邊塞立功,另議擢用?!焙笕艘话愣几鶕?jù)余大成的《剖肝錄》,把促使崇禎殺袁崇煥的責任歸為首輔溫體仁與兵部尚書梁廷棟的合力,兩人一個是毛文龍同鄉(xiāng),一個因與袁有“私隙”,完全是簡單的因果關(guān)系。我由此相信樊先生關(guān)于袁崇煥死是因閹黨余逆打擊錢龍錫牽發(fā)之說,因為錢龍錫主管閹黨逆案,閹黨余逆借袁崇煥案告他“主張袁崇煥斬帥致兵”、“賣國欺君”,觸動了崇禎的神經(jīng)。崇禎最后給袁崇煥定罪是“擅殺逞似,謀款致敵,欺藐君父,失誤封疆”。

袁崇煥在獄中關(guān)了八個半月,死于崇禎三年的八月十六日,也就是中秋節(jié)過去一天,難想面對寒月那一晚他是什么心情。傳他有《獄中對月》詩:“天上月分明,看來感舊情。當年馳萬馬,半夜出長城。鋒鏑曾求死,囹圄敢望生。心中無限事,宵柝擊來驚?!蔽蚁嘈攀莻巫鳌?/p>

第7篇:孫承宗傳范文

甲骨《合》第14002片卜帚好分娩事,王據(jù)兆坼而斷曰:“其隹(唯)丁冥(娩),(通嘉);其隹(唯)庚冥(娩),引(舊釋弘,從于豪亮說)吉。”驗辭為:“三旬又一日甲寅冥,允不,隹女?!?/p>

綜而觀之,王據(jù)兆坼以丁日分娩為嘉(u能誕男孩),以庚日分娩則引(引,《爾雅?釋詁》訓為“長”)吉。然帚好卻分娩于甲寅日,故不吉,誕下一女。前人多引此辭論述殷商重男輕女之事,熬投∪漳艿媚兄說有所討論?;蚨≈c男關(guān)系頗深,廣有淵源?仆讀此辭,偶生疑惑,姑且梳而記之以備來考。

《說文》“丁”下云:“夏時萬物皆丁實。丁承丙,象人心?!?/p>

《段注》云:“夏時萬物皆丁實”,“丁實”小徐本作“丁壯成實”。《律書》曰: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堵蓺v志》曰:大盛于丁。鄭注《月令》曰:時萬物皆強大。

又有“五丁”,力士義?!妒裼洝罚呵鼗萃跤ナ?,造石牛,置金其后。蜀人使五丁力士拖石成道,秦遂伐蜀。

又有“六丁”,《道書》:陽官六甲,陰官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

又《爾雅?釋詁》:丁,當也。《注》:相當。

又以丁為民義?!短茣?食貨志》:租庸調(diào)之法,以人丁為本。

又《莊子?養(yǎng)生主》有庖丁解牛。

文獻所見丁字除象聲義外,有壯義、盛義、民義、力士諸義,皆與男子有涉,或非偶然。

田遺風

《爾雅.釋地》:“田一歲曰,兩歲曰新田,三歲曰?!惫弊ⅲ骸敖窠瓥|呼初耕地反草曰。”《說文》:“,不耕田也?!保▽O星衍、王念孫改“不”為“才”;段玉裁改“不”為“反”)《說文注箋》:“者初墾辟之謂也,田久污萊,必先除其草木,然后可耕。田之災(zāi)殺草木之?!薄对?采芑》正義引孫炎說:“,始殺其草木也?!薄对?皇矣》釋文引韓詩說:“反草曰?!薄兑?無妄》釋文引董遇說:“,反草也?!逼蛧L見云南農(nóng)人插秧完畢后秧田常閑置,至冬時農(nóng)閑則挑好天氣薅起水田中雜草,草根朝天而塞入泥淖,后i平之,招拚隴畝,待來年開春雜草腐熟再播秧谷。則此為上古一年“田”之遺跡?至于旱田則于秋收后以牛犁翻起土,雜草反復其下,再以耙i平之,以待來年春種。此亦一年之“田”乎?上古耕耘技術(shù)不精,地力不足,是以反草之田隔一年乃有所種;今之地力得益于化肥,且深耕精種,反草之田不足半年則可復種?

第8篇:孫承宗傳范文

摘 要: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弘揚中華文化,建設(sh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任務(wù)。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釋道是三大支柱。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儒釋道三家典籍浩繁,流派紛紜,相互滲透,呈現(xiàn)出錯綜復雜的景象。盡管如此,儒釋道一以貫之的精神旨趣卻清晰可見。儒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擔當”,核心是“有為”;釋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放棄”,核心是“解脫”;道家的精神旨趣是“順其自然”,核心是“無為”。中華文化為解決現(xiàn)代化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危機,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和豐厚的文化資源。

關(guān)鍵詞:儒釋道;價值旨趣;中華文化

中圖分類號:G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12)10-0058-06

一、中華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儒釋道文化的特點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發(fā)展的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jié)、自強不息,共同創(chuàng)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保?]同志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jié)奮進的不竭動力?!保?]中華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化。其他古文化,如古希臘文化、古羅馬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以及瑪雅文化、古巴比倫文化等,都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中斷或被湮沒了,只有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歷經(jīng)百代,盛傳不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諸子百家的產(chǎn)生到以儒釋道為三大支柱的中華文化格局的形成,大體上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群星璀璨、百家爭鳴。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說是對這個時代文化發(fā)展的生動寫照??v觀中華文化發(fā)展的歷史,在西周以前是學在官府,東周以后學術(shù)逐漸走向民間,到春秋后期產(chǎn)生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一些頗有社會影響力的學派,到了戰(zhàn)國中期,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以及兵家、醫(yī)家等學派,都產(chǎn)生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對于推動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的格局。

第二個階段是群星黯淡,一月當空。

這輪獨享尊榮的當空“明月”,先是法家,后是儒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秦王朝推行文化上的專制主義,尊奉法家,焚書坑儒,實際上受到打擊的不只是儒家,除法家以外的諸子百家都遭受了沉重打擊。西漢王朝建立以后,儒家的地位漸次上升,特別是在公元前140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維護封建國家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

第三個階段是三星參拱,一脈相傳。

儒家一月當空的尊榮不可能萬世永續(xù),它不可能不受王朝更替和最高統(tǒng)治者信仰變換的影響。兩漢之際,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釋家文化逐漸在中華這片古老的土地落地生根,在中華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在傳播發(fā)展的過程中陸續(xù)在一些王朝占據(jù)主導地位。公元七世紀,唐王朝建立,宗奉老子為其先祖,道家地位隨之節(jié)節(jié)攀升,很快位壓儒釋,日益尊顯。此后,儒釋道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此起彼伏。大約從東晉開始至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逐漸確立了以儒家為主體,儒釋道三家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包容,此消彼長,合力互補的基本格局。儒釋道成為中華文化的三大支柱,這種格局一直持續(xù)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

構(gòu)成中華文化基本格局的儒釋道文化有其鮮明的特點:

(一)儒釋道三學之中任何一家的原典都堪稱浩若煙海,汗牛充棟

儒釋道三學書籍數(shù)不勝數(shù),僅原典的浩繁就足稱蔚為壯觀。據(jù)考,乾隆三年刊印的集佛家典籍之大成的《大藏經(jīng)》,凡1669部,7168卷;明成祖永樂四年編纂的《正統(tǒng)道藏》,凡5305卷,明神宗十五年編成的《續(xù)道藏》,共收入各類道書1476種,5485卷;由北京大學承擔的國家教育部重大課題項目《儒藏》的編纂,2003年立項,已編纂推出精華部分281冊,收入各種儒家典籍461種,計2億字,此后還將陸續(xù)出版12億字的大全本。

(二)儒釋道三學在漫長歷史征程的跋涉中各自的學說不斷發(fā)展,又枝蔓糾結(jié),異彩紛呈

三學各自形成了林立的門派,甚或門派之中又立門派,造成了不僅三學各自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展現(xiàn)出不同的精神風貌,也造成了每一家內(nèi)部各個門派之間、甚或同一個門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秉承的觀念迥異,雖不無相互齟齬之處,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人文情懷。

就儒家而言,當年孔子在曲阜講學,號稱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各立門派,比較著名的有孔門十哲,后來又有戰(zhàn)國八派。西漢王朝建立以后,儒家的地位漸次上升,又相繼產(chǎn)生了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唐代韓愈的道統(tǒng)論、宋代的程朱理學、宋明時期的陸王心學、清代樸學等等。

就釋家而言,佛教傳入中國,有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野。大乘分為八宗,小乘分為兩宗,每一宗又分出若干門派,例如,大乘的禪宗,下面又有五宗八派。

就道家而言,有老子之學、莊子之學、老莊之學,老莊之學與法家、名家學說相結(jié)合,又產(chǎn)生了黃老之學。發(fā)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產(chǎn)生了魏晉玄學,魏晉玄學又有王弼、何晏之學,阮籍、嵇康之學,向秀、郭象之學等等。

(三)儒釋道三學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攜手同行,出于維護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既相互對立,又相互包容,彼此的邊界模糊不清

三學時而相互攻訐,勢同水火,使得我們每每覺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所適從。例如,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等范疇,歷來備受推崇,但老子卻針鋒相對地發(fā)起了激烈的攻擊,指斥禮乃“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保?]

三學又時而相互汲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我們很難分辨某一種觀點究竟出自于何家之口。以佛學的傳入、傳播和發(fā)展為例,印度佛學變?yōu)椤爸袊姆饘W”,域外的思想嬗變?yōu)橹腥A文化中的獨特精神智慧,在其一步步走向中國化的歷程中,先是受到了道家的影響,再同儒家相結(jié)合,最終才與中華文化融為一體,在炎黃子孫的心靈里生根開花。例如,以道家的“無”比若釋家的“空”;以儒家的“三畏”《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比若釋家的“三皈”(教徒對佛、法、僧三寶的歸順、依附)等等。又如,三學都主張“修身”,儒家主張修道德之身,樹立道德理想人格,修齊治平;道家主張修自然生命之身,無為而無不為,順應(yīng)自然,家國同治;釋家則主張修清凈功德之身,“寂滅”一切煩惱,實現(xiàn)修身的最高境界“涅槃”。

唐肅宗時期立于嵩山少林寺的三教圣像碑便是三學融合的一個縮影:釋迦牟尼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三圣各展神采,和諧相處于同一畫面之中。正如班固在《漢書》中引用《系辭傳》對諸子百家的評論所說:“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二、儒釋道文化的精神旨趣

第9篇:孫承宗傳范文

[關(guān)鍵詞]唐代;多娶;喪葬

夫婦合葬乃中國古代盛行的喪葬習俗,“婦從其夫葬為合葬,凡夫婦以合葬為常”。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一是古人相信“靈魂不滅”。人死后,靈魂還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周易·說卦》有云:“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北砻髁艘环N夫婦永遠生活在一起的愿望。夫婦生前一起生活,死后靈魂也應(yīng)該相聚在一起,像生前一樣在地下共同生活,所謂“轂則異室,死則同穴”。二是藉之正夫婦名分?!栋谆⑼x·崩薨》有云:“合葬者,所以固夫婦之道也?!比桥c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觀念有關(guān)。儒家倡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孝道觀,把養(yǎng)生與送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子女者為亡故的雙親合葬被視為十分重要的孝舉。

夫婦合葬始于何時,史無明文。殷、周、春秋時代夫妻合葬已少量出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數(shù)量開始增加,西漢中期以后漸為普及起來。據(jù)說真正把夫婦合葬納入禮法范圍是在周代。唐人當然是認可夫婦合葬的,白居易有詩云:“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義重莫若妻……誓將死同穴”。唐人志文中亦多見“生則移天,死惟同穴”、“生乃宜家,死則同穴”之語。在唐人看來夫婦合葬始自周代,是符合禮法要求的。“合葬非古,始自周公”、“合葬非古,肇乎姬旦,積習生常,因為故實”、“合葬非古,行自周年,遵禮而循,流之唐日”、“合葬非古,取周公制焉禮也”、“依周公之制,遵孔子之典”。此類話語在唐代夫婦合葬志中是常常見到的。

唐代夫婦合葬的事例不勝枚舉,這在史籍特別是出土墓志中有大量體現(xiàn)。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婚姻制度對女性過多強調(diào)的是“從一而終”,所謂“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相對男性而言卻沒有這樣的限制,“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所以當妻或亡或離的情況下,男性是可以再娶甚至是三娶四娶。如此情況之下,他們的喪葬又是怎樣處理的呢?日本學者愛宕元曾注意到多娶之下清河崔氏前后夫人同塋異穴的葬法;高橋繼男則指出中唐名相崔群父輩采用的是與前妻同穴、后妻同塋別穴的辦法;臺灣學者陳弱水認為唐人有“一夫多妻的同穴葬”,不過,“有人對一夫多妻合葬懷有不安”??傮w說來史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較為單薄,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圍繞唐代墓志資料力圖對這一問題加以解析。

唐人墓志中涉及多娶習俗之下夫婦喪葬的事例本文初步勾稽出119個,大體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一、與諸夫人合葬

《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以下略稱《續(xù)集》)天冊萬歲零零二《大周故董處士高韓二夫人合窆墓志銘并序》云董琮(632—692),前室高氏卒于前,繼室韓氏歿在后,天冊萬歲元年(695),三人“同合殯于城西北十三里”。又《唐代墓志匯編》(以下略稱《匯編》)開元一八八《大唐吏部常選夏侯君前妻樊后妻董合葬墓志銘并序》載開元十二年(724),夏侯墻與先卒之妻樊氏、董氏“同遷厝于周東之上原”。

與諸夫人合葬情形不少,計53例,是五種喪葬情況中最多的。唐人認為這種做法是符合周制或周公之禮。如《續(xù)集》開元一。七《唐故朝請大夫上柱國檢校尚書(下泐)》云某氏(671—732)與妻馮氏、鄭氏合葬,并稱“許其合焉,周公之禮;崇其封者,孔父之識”。再《續(xù)集》天寶零六八《唐故國子祭酒趙君壙》載趙冬曦(677—750)與前室牛氏、后室崔氏合葬,有言“合葬非古,取周公制焉禮也。繼室同拊,自潘尼始焉,禮中必有禮也”。由此看來,與諸夫人合葬在唐代似乎是社會常態(tài)。

二、單獨下葬

與前者即夫同諸夫人合葬的情況相反,有些多娶的男性則單獨下葬,不與任何一位妻子合葬。當然,此類情況前代就已存在?!段簳肪?9《劉昶傳》(《北史》卷29本傳略同)載劉昶逃往北魏后三尚元魏公主(武邑公主、建興長公主、平陽長公主),生前“預營墓于彭城西南,與三公主同塋而異穴”。同書卷66《崔亮附從弟光韶傳》(《北史》卷44本傳略同》)載崔光韶以“合葬非古”,因此告誡子孫自己百年之后,與三位夫人“不須合也”。同書卷104

不合葬的情況,有的稱“禮也”。如潘卿(575—651),卒后被窆于邙山之陽,“張夫人如左,姚夫人如右”,“禮也”嘲(第140—141頁)。

有的說成是吉象不對。如高琛(678—749),歿后窆洛陽縣平陰原,與先行卒世的前夫人杜氏、繼夫人楊氏“塋兆殊焉”,原因是“繇象有差,合祔非吉。

有的可能是受佛教影響。如唐思禮(820—871),前室王氏歿于咸通三年(862),葬在萬年縣大塋東南隅崇道鄉(xiāng);繼室俞氏卒在咸通十一年(870),窆于前夫人塋次。咸通十二年(871),思禮卒后葬于萬年縣先塋。三人實乃同塋異穴。思禮與二妻感情篤厚,而二氏又是早年下世(王氏23歲卒,俞氏30歲亡),故而其所撰志文充溢著濃濃的傷惜之情。何故思禮要單獨下葬?據(jù)三人志文,王氏“依歸佛”,思禮“敬事釋教”、“二十年來,專心禪識”,王氏卒后,思禮“余修齋終卅九日,及廣造功德,冀此虔懇,助彼善緣”,可見二人皆是虔誠奉佛(第1041—1042,1088,1094頁)。我們知道,虔誠的佛教徒反對夫婦合葬者在唐代占有相當比例,或因此思禮不與前妻合葬,當然亦不會與后妻合葬。

不過唐人似乎不太認可這種做法。《匯編》天寶一五零《唐故將作監(jiān)左校丞吳公墓志銘并序》載吳福將(682—749)兩妻先亡,福將臨終遺令不合葬,志有云:“嗚呼!達人之慮,事無不可,同壤異穴,理合義全,不顧小慈,務(wù)崇大順?!眳歉为毾略岬淖龇ㄊ艿搅朔Q贊,而所謂“達人之慮”、“不顧小慈”,隱約透露出這種做法的稀少。

三、與前室合葬

多娶狀態(tài)下,如果要選擇一妻合葬,究竟該與哪位夫人合葬呢?這在晉代就已存在爭議。

據(jù)《世說新語》(卷下“賢媛第十九”)(《晉書》卷40《賈充傳》所述較為零亂)載,緣于政治因素,賈充有左右夫人李氏和郭氏。三人卒后,二氏所生女皆欲使生母合葬。二女分別為齊獻王妃、惠帝后,爭執(zhí)不休,“經(jīng)年不決”。后郭氏女失勢被廢,李氏最終與賈充合葬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來說,賈充是與“元配”合葬的。又《晉書》卷96《列女·鄭袤妻曹氏傳》載鄭袤先娶孫氏,早亡,瘞于黎陽;另娉曹氏為繼室。袤本人卒后,議者以孫氏“久喪難舉,欲不合葬”。此“議者”有可能是曹氏的母家人或至少是關(guān)系比較親密的人,他們不想讓孫氏合葬的原因,當是給曹氏預留。而曹氏卻力排眾議,認為“孫氏元妃,理當從葬”、親自主持合葬,最終以繼室的謙讓而使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曹氏“孫氏元妃,理當從葬”的理論,似乎成為眾多選擇與元配合葬的理由。

唐代也有一位奇女子的經(jīng)歷與曹氏相同?!杜f唐書》卷193((列女·楚王靈龜妃上官氏傳》(《新唐書》卷205本傳略同)記載:楚王靈龜娶閻氏、上官氏。靈龜卒后,上官氏家人以閻氏“嫁不逾年而卒,又無近族”,不欲合葬,實際上亦是想把與靈龜合葬的機會留給上官氏。而上官氏卻以不可使“孤魂無托”為由,備禮合葬了靈龜和閻氏,并由此受到輿論的贊揚。這似乎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男性多娶之下與元配合葬受到社會輿論肯定。而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看以下幾個事例。

李述(665—722),開元十年(722)卒于東都陶化里,開元十八年(730)遷厝于河南洛陽縣邙山。述有兩夫人盧氏、鄭氏,“夫人范陽盧氏”,“繁華早零”,“今成同穴之禮”(第522頁)。知李述與前室合葬。又崔迥(696—750),天寶九載(750)卒于河南興敬里,明年十一月五日窆于洛陽縣清風原,“前夫人祔焉”(第639頁)。又如馬紓(789—844),兩娶裴氏、張氏。會昌四年(844)紓卒,即以同年七月十日歸窆于關(guān)中少陵原,“祔其先塋合元妃之墓”(第2231—2232頁)。

以上幾例皆是多娶之妻亡歿在前,夫卒后與前室合葬。當然亦有夫與元配合葬之時后室仍存世的情況。如程希詮(719—774),大歷九年(774)卒于長安修德里,前夫人弘農(nóng)楊氏,先公早亡,“今合葬就遷”。后室李氏參與喪葬,“孀淚枕苫,追念無及眥。又楊志廉(744—806),元和元年(806)終于長安修德里,次年葬于龍首原先塋,與前室劉氏合葬,“從周禮也”。繼室南宮氏,嫁志廉未久,“痛從鳳而未幾,悲晝哭而旋及”(第800—801頁)。

一些與前室合葬的喪事甚至是在后室主持下完成的。張惟(738—803),貞元十九年(803)終于襄陽縣殖業(yè)鄉(xiāng)崇教里。前室王氏卒世在先,貞元二十一年(805),“啟發(fā)合柑”,二人合葬于襄陽縣東津鄉(xiāng)榮村白沙里。后夫人范陽盧氏,罄竭家資,營辦喪事,“哀禮合儀”,為間里所稱嘆(第1938—1939頁)。又韋凈光嚴(652—711),18歲嫁楊元政為繼室,夫卒之后,“命與前夫人合葬”,并親自操辦與前室合葬,“易衣衾,徙棺櫬,凡護兇事,莫匪夫人躬親之”。景云二年(711),韋氏卒,遺令與父葬在一處。韋氏家風嚴謹,“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腧閾”。墓志稱韋氏“心事獨斷”,又引用《尚書·商書·說命中》的一句話“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第445—446頁),可見這種做法對于后室而言,實屬不易。又杜甫《唐故范陽太君盧氏墓志》稱“前夫人薛氏之合葬也,初太君令之,諸子受之”,盧氏(676—744)乃杜甫祖父審言繼室,審言歿后,盧氏力主與前室薛氏合葬,志文另有“流俗難之,太君易之”之語在當時亦被認為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再崔稃(761—817),與前夫人鄭氏合葬先塋,繼夫人范陽盧氏主喪,“行號晝哭,感浹中外”。志文稱“秉周之制,達禮之旨”,并稱之為“崔氏世德”,“其鼓鐘于家邦也宜哉”(第2019—2020頁)。

即如上述,與前室合葬往往被說成是“從周之禮”、“行周公之禮”、“秉周之制”。一些繼室在夫卒之后,除表現(xiàn)出正常的悲痛之外,還親自主持丈夫與前室的合葬之事,甚至不惜傾家所有,其中包括以禮法著稱的舊有高門,繼室的這種做法亦受到社會輿論的稱贊。種種跡象表明,多娶之下男性如果要選擇一位妻子合葬,而與前室合葬應(yīng)該是首選,我們在墓志中找到了39個這樣的例子(第117—119頁),是五種喪葬狀態(tài)中次多的,似乎也印證這一點。

四、前室合葬后室祔之

在與前室合葬的事例之中,后室的喪葬情況大多不詳,不過有選擇歸葬本家的事例(韋凈光嚴),除此之處,亦有后室柑之情形存在。如戴令言(659—714),歿沒之年與前夫人吳郡張氏合葬于洛陽清風鄉(xiāng),后夫人潁川韓氏“亦庇壟陰”(第1156—1157頁)。

這樣做的原因,有些是因為前室已合葬,繼室只好陪葬。如崔泰之繼室李氏,卒于揚州,元和十一年(816),家人奉靈柩,遷窆于洛陽泰塋之旁,不合葬的原因乃前室盧氏已經(jīng)同穴(第2012—2013頁)。又陸峴(767—814),兩娶雍氏、王氏。峴卒后與雍氏合葬。王氏寡居近40年,會昌二年(842)亡歿,其時已別無選擇,故遺言:“必葬我于府君之塋側(cè)?!?第2361頁)。又前舉杜甫繼祖母盧氏,力主夫與前室薛氏合葬,自己卒后則“用甲之穴”、“順壬取甲”,即祔葬一旁,這也是盧氏“遺意”。

有些是“先長同穴”。崔程(748—798),兩娶鄭氏姊妹,程卒于貞元十四年(798),程志稱“生無并配,葬宜異處”。崔程要選擇一位夫人合葬,由于娶的是兩姊妹,“先長同穴”就被確立為合葬原則,姊合葬,妹“共域并阡,列于西次”。這種做法被認為“情合禮中,君子以為宜”Ls](第1906頁)o

有些則被說成是“謙順”、“家范”。如崔某繼室李貞(780—827),大和二年(828)拊葬北邙山,其志有云:“合葬非古,以縣君謙順之德,讓元妃同穴之尊,禮也”[5](第2101頁)。另一崔某與前夫人滎陽鄭氏合葬,“周制也”;繼室范陽盧氏(791—859),咸通三年(862)歸窆洛陽平陰鄉(xiāng)陶村北原,“懷州府君幽壟之東南五步”,志云:“今夫人之葬,則同其兆異其穴,示不相黷,永康神人,我崔氏之家范也。君子日禮哉!”鄭氏未育子嗣,盧氏有一子三女,子鎮(zhèn)5歲而天,寡居后撫養(yǎng)“妾”生子肇成人并承嫡(第2389—2390頁)。在這種情況下,盧氏是有合葬的優(yōu)勢,卻仍舊以前室合柑,自己柑葬一旁。

前室合葬后室祔之的做法并不多見。另外,還有一些繼室柑之的事例,其中有前室并未合葬的情形。如王琬(626—696),夫韋思謙卒后并未與前室崔氏合葬,這就為王琬卒后合葬帶了機會。前室子承慶10歲便為王琬所撫養(yǎng),“學宦婚娶,并夫人所成立”,有親友“請申合葬之禮”。王婉則堅決反對,認為“葬之言藏,禮有恒制”,“先殯已創(chuàng)別墳,吾復安可同穴”,聲稱自己歸全之后,“但于舊塋因地之便,別開幽室,以痤殘骸”。萬歲通天元年(696),王琬終于洛陽崇政里。第二年歸附于雍州萬年縣銅人原之舊塋,“乃窆于先考博昌公大墳下之傍穴”,即是辛忖葬一旁。王琬屬都琊王氏,其家族也是遵崇禮法的舊高門,王琬小時候即為伯叔父所看重,故有“光吾族者必此女也”之語,應(yīng)該說她的做法亦是代表其家族的禮法??梢哉f這些繼室祔之的例子亦當是認可前室合葬的權(quán)利。

五、與后室合葬

前述與前室合葬有稱“謙順之德”、“崔氏世德”、“崔氏之家范”者,表明與后室合葬的現(xiàn)象肯定也有存在。我們見到的事例之中,有的是前室無子而后室子承嫡。如鄭金齋(773—848),兩娶張氏、趙氏,皆卒在先。金齋終于大中二年(848),次年與繼室合葬于洛陽縣平陰鄉(xiāng)北淘村。張氏生一女;趙氏生一女一男,男實承嫡(第2269—2270頁)。這樣的事例還有劉密(762—831)和白敬宗(808—846)。密前室高陽齊氏,生一女;后室博陵崔氏,生二男二女。崔氏長男可復承嫡。大和六年(832),密與崔氏合葬于襄州襄陽縣東臺鄉(xiāng)南原(第2131頁)。敬宗娶吳興姚氏、隴西李氏。后者生二子一女,長子知讓承嫡。乾符六年(879),知讓奉敬宗與李氏喪合葬于先塋(第1139—1140頁)。

有的是前室嫡子早亡,后室子繼嫡。如崔玄籍(620—698),有二夫人:前室李氏,繼室屈突通之女。李氏生子韶、歆。韶于顯慶四年(659)承嫡,“恩制賜勛授武騎尉”,不幸以上元元年(674)年病卒,韶有子莊早天;歆以調(diào)露元年(679)為救父溺水而亡。屈突氏生子惲、慎、恪、憬、恂,在前室子孫亡歿之后,屈突氏所生長子惲繼嫡,故被稱為“嗣子”。李氏卒在顯慶二年(657),屈突氏亡于咸亨二年(671),玄籍歿在圣歷元年(698)。圣歷二年(699)玄籍與屈突氏合葬在一起,并被稱為“禮也”,前妻李氏柑葬一旁。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前室所生子已不在人世,主喪者乃后室所生子(第929—934頁)。

有的則是繼室母家親屬主持合葬。如范弈(739—795),前娶河南獨孤氏,生一子遙;繼娶隴西李氏。貞元十一年(795),弈終于交州龍興。李氏舅氏通州刺史河間張悉,“悼姻族之零落,嘆嗣子之未歸,乃惻于懷,遠令啟護”,以永貞元年(805),“與李夫人同祔于河南府洛陽縣平陰鄉(xiāng)之北原”(第1944頁)。又李某繼室盧氏(783—817),元和十二年(817)合辛祔于“殿中府君”,盧氏喪事由其妹及妹婿翠縣丞李伯華操持(第2018—2019頁)。

a级毛色黄片|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黄色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一区综合|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av.在线天堂|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在线99|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长腿黑丝高跟|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少妇的逼好多水|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在线|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 一区精品| 日本免费a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av专区在线播放|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禁无遮挡网站|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国产视频内射| 尾随美女入室|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zozozo另类| a级毛色黄片|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视频内射|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人妻系列 视频| 欧美人与善性xxx|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欧美bdsm另类|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长腿黑丝高跟|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a级毛色黄片|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六月丁香七月|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男人舔奶头视频|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老女人水多毛片|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少妇的逼好多水|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床上黄色一级片|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舔av片在线|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美女高潮的动态|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日本wwww免费看| 禁无遮挡网站|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色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午夜a级毛片|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不卡一卡二|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av在线亚洲专区| 成人国产麻豆网|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制服av|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午夜免费激情av|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嫩草影院精品99|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高清av免费在线|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色播亚洲综合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videossex国产|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美女高潮的动态|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如何舔出高潮|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ponron亚洲|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嫩草影院入口| av在线老鸭窝|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91sexporn|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一级黄片播放器|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一夜夜www|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免费大片18禁|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美女大奶头视频|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天堂网av新在线|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免费观看人在逋|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亚洲在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久久6这里有精品|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老司机影院成人|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播放无遮挡|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久久草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三级国产精品片|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亚洲av男天堂|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秋霞伦理黄片|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精品酒店卫生间|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草成人影院|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亚洲不卡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国产 一区精品|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亚洲av成人av|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毛片女人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av在线播放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99久久人妻综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国产 一区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老司机影院毛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av黄色大香蕉|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一夜夜www|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禁无遮挡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真实乱freesex|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亚州av有码| 成年av动漫网址|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 亚洲不卡免费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97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无大码|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亚洲色图av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久久草成人影院|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三级国产精品片|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综合色av麻豆| 精品酒店卫生间|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不卡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国产乱人视频|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精品酒店卫生间| 久久久久网色|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or卡值多少钱|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欧美3d第一页|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黑人高潮一二区|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高清av免费在线|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看光身美女|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99热全是精品|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日日撸夜夜添|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99久国产av精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麻豆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麻豆成人av视频|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免费av观看视频|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在线免费十八禁|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3d第一页|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三级毛片av免费|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搞女人的毛片|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午夜a级毛片|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91狼人影院|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成年av动漫网址|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1024手机看黄色片|